星空璀璨,与船上的灯火交相辉映。
沈鲸川感觉时机已到,船员们也休息得差不多了。
他走进驾驶室,拿起了对整个船队喊话的无线电对讲机,声音通过电波清晰地传达到每一艘跟随的渔船上:
“各位叔伯兄弟,7号渔场到了。鱼情不错,但鱼群比较分散,需要大家配合。”
他的语气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指挥感:
“现在听我指令:
‘海鲸号’作为指挥中心,占据中心位置,使用声纳监控全场。
王伯、强叔,你们两艘船,向左前方三点钟方向扇形散开,缓慢驱赶。
赵老四、钱小毛,你们向右前方十点钟方向同样散开,形成包围圈。
另外四艘船,跟在‘海鲸号’侧后方,随时准备补位和接收鱼获。
剩下两艘机动性最好的小船,李叔、孙福,你们负责在外围游弋,防止鱼群从缝隙中逃窜,并注意观察海面情况。”
他的指令清晰明确,将十艘小船分成了驱赶、包围、预备和机动四个小组,形成了一个立体而灵活的作战阵型。
这种现代化的协同作战思路,是月影湾渔民过去单打独斗时从未体验过的。
“所有船只,保持无线电静默,听我统一指令行动!注意了望,保持安全距离!明白了吗?”
“明白!”
“收到,鲸川!”
对讲机里传来各船老大干脆利落的回应,充满了信任和执行力。
很快,庞大的船队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的整体,开始有条不紊地动了起来。
各艘小船按照沈鲸川的指令,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到达指定位置,灯光在黑暗中移动,勾勒出一幅充满力量感和秩序性的海上阵地图。
沈鲸川则凝神静气,全力运转“海之眼”,如同一个高精度的雷达,实时监控着水下鱼群的动向,并通过无线电发出细微的调整指令:
“王伯,再往左偏十五度,慢一点。”
“赵老四,收拢一点,鱼群在向你们那边靠。”
“李叔,注意你两点钟方向,有小股鱼群想溜。”
在他的精准指挥下,渔船组成的巨大“包围网”缓缓收拢,将受到惊吓和驱赶的鱼群逐渐压缩到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直播间里的网友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是在打仗吗?”
“太专业了!跟军事行动一样!”
“川哥这指挥能力,绝了!”
“感觉鱼群完全被拿捏了!”
当鱼群被成功驱赶到最佳捕捞位置时,沈鲸川果断下令:
“‘海鲸号’,下网!包围组,收紧阵型!预备组,准备接应!”
“海鲸号”巨大的拖网应声入水,如同巨兽张开了大口。
三天后的傍晚,月影湾码头再次迎来了凯旋的船队。
与上次拖着垃圾山不同,这次“海鲸号”和十艘小渔船的吃水线都很深,显然是满载着沉甸甸的渔获。
虽然这次航程短暂,但7号渔场丰富的资源加上沈鲸川精准的指挥和船队高效的协同作业,收获效率极高。
船队没有在海上过多停留,达到满载状态后便立即返航,以确保渔获的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