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说好。
华芳也闭上嘴巴,这话可戳到她心坎里去了。
虽然她一直没有任何表示,但是对方隔一段时间寄一封信来,她都有留着。
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翻看。
家里有给她介绍对象,她已经推掉过一个了。
容秀兰,“试试也好,要是人家真有心,华芳你就胆大的跨出去,那边正好有姜玉,也能照应一二。
女孩子趁年轻的时候,可以闯一闯,说不定就博了一个好前程。”
自从省城回来,容秀兰的眼界算彻底开阔了。
姜玉在姑苏市,又带了不少徒弟。
起初的时候,自己教的也是很费力的。
徒弟分成两班,每次来都在后面的小院里集体上课,由姜玉讲解。
等到实操的时候,学过新绣艺的,一个个捏起针线开始刺绣。
有的还在小院子里作业,有的已经坐到了门市上,和那边的两位师姐,请教一下,讨论一下针法。
其中有两个人,愿意留下来跟李慧秀作伴,他们一起住在小四合院的倒座房里。
因为家离得远,只有住在这里,才能节约时间,学习更多的手艺。
跟着走了一阵子,在姜玉的悉心教导下,有几个人已经带着自己的绣绷回家绣去了。
从学艺到今天,他们遇到的每一个师傅,都不能跟姜玉相比。
别人都要跟着好长时间,师傅才肯吐露分毫,你不跟在后面将他的本钱挣回来,他是不会教你实质性的东西的。
但是姜玉明显不一样,生怕别人不能领会,讲的详细又详尽。
一些原本的手艺就不错的,这一次受的启发很深,赶紧回去作图了。
果然,到元旦放假的时候,刘雨他们特地还请了两天假,一起坐车到了姑苏市。
姜玉早准备好了,其他的徒弟都放假回去,只留了徐玉兰一个,分上下午配合着红美看店。
李慧秀也好长时间不回去了,这一次一放下,他也将早买好的大包小包东西一起带回去。
家里人特别高兴,问他在师父这里学的怎么样了。
李慧秀,“我争取在师父这里多学一些技艺,直到师父不需要我看店了,我就带着绣绷回家绣,到时候一样挣钱。”
至于挣多少钱,她就不方便跟家里人说了。
因为老妈要在姑苏市招待厂里的同事,所以这一次放假,他们都没有去妈那里。
几个孩子围着大伯母,一边弄好吃的,一边哄大伯母开心。
这一次姜玉得奖,强制性的塞了1000块钱在容秀兰这里。
所以孩子们放假,容秀兰很是舍得,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她就买什么,不管多贵,容秀兰都舍得掏钱。
平时她跟红秋两个在家里,秉着不浪费的原则,做菜很是简单。
现在人多,做的菜也多,孩子们都敞开了吃。
而姑苏市。
姜玉将钱丽丽,李龙,等众人的师傅,全部请到了小院里。
这下子人一多可热闹了。
红美化身美丽的蝴蝶,穿梭其中,不住的添茶水,添菜。
他们自从分别后,已经好长时间没见面了。
钱丽丽还经常跟姜玉见一面,其他人基本上就收不到消息了。
如今聚在一起,师徒之间更加亲厚。
李龙的眼光就没有从华芳的身上离开过。
家里也帮他介绍过对象,可都没有华芳纯真,李龙有些抗拒。
他也知道华芳的户口问题,但是,若轻易错过,李龙觉得自己会后悔。
就这么拖着,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