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美一边绣习自己的佳作,一边带着红秀。
红杏对自己绣的小花小鱼看不上眼了,但是她的新娘服还没会绣,姜玉就每天给她出个任务。
今天绣一朵牡丹,明天绣一片叶子,但是叶子的反面必须绣成一株小草。
只要完成了规定的任务,红杏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练了10来天,红杏突然发现自己也会绣双面了,小丫头一个人咯咯的笑了好一会儿。
看来她回去绣新娘服不在话下了。
姜玉手上,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已经绣完了。
对方来拿货的时候相当高兴,很爽快的付了钱。
“谢谢姜师傅,这是我孙女,我只想留下她一抹童真,等她长大了再拿出来给她看!”
姜玉,“那你孙女长得真漂亮!”
确实,自己的绣艺传神是一方面,人家小姑娘确实长得灵动机智,这一幅画确实值得好好珍藏。
看来今天又要去银行存钱了,这大额的收款可不能放在店铺里。
徐玉兰和李慧秀羡慕的看着,他们不知道要学到多长时间,才能达到师父的水准。
或许一辈子也达不到,但是师父有承诺过,只要努力练习绣艺,定会让他们每幅图至少挣个500块左右,他们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姜玉这一幅图并不是双面绣,但是人物肖像特别费神,友情价5000块,也只花费了三个多月的功夫。
红美和红秀学得更加起劲了!
红秋做饭外,开始到店铺里,学着迎客接生意,他很喜欢这样的氛围。
看着老妈又开始了新的绣作,不禁好奇的问道,“妈,你这手上的也是客人预定的?”
姜玉,“不是,去年下半年绣艺展,我那四君子图得了奖,现在我得预备着。
昨天我接到电话,主办方邀请我今年继续参加绣艺大赛,我得准备好作品。”
红秋,“真的吗?可惜到那时我们要上课了,真的很想去见一下世面啊。”
姜玉,“以后会有时间的!上一次我给你姐绣的肖像图,已经展示过一次了,这一次我得换一样。”
红秋,“要不老妈你绣个八骏图!”
姜玉换头,“那个篇幅太大了!现在也来不及,我想绣一幅农民在田间丰收在望的情景。
记录一下咱们在乡下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农民就是咱们国家的根基!
只须到胸口,篇幅不大,选这个题材真正好。”
红秋,“妈,那你是绣一个年轻人,还是老农民?”
姜玉,“既然是记录生活,当然越真实越好,我准备把你大伯母绣上去,她头上的白发丝,以及眼角上的皱纹,最是真实不过。
而且我不看照片,都能将你大伯母脸上的每一道皱纹刻进在绣图里!”
红秋,“我还以为你要绣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或者漂亮的小姑娘站在稻田里的图景呢。”
姜玉,“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幅绣图只是为了记录生活,不是为了展现美!”
说完她就低下头,专注于刺绣了。
看到其他人都在努力的刺绣,红秋将凳子挪到了门口。
或许自己频繁说话,是会影响他们正常工作的吧。
抬头的瞬间,看到街边有一辆车子特别熟悉,红秋不仅跑出门口,在看清了车子的全貌,他也认出了车子的主人。
“顾首长!”
坐在车里的顾北辰按下车窗,“你是红秋!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吗,要叫顾伯父!”
红秋,“顾伯父!我回去叫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