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如晦传 > 第112章 选秀入宫的丽妃

第112章 选秀入宫的丽妃(1 / 2)

残冬将尽,宫墙根下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枝头却已冒出些许不易察觉的绿意。

淑宁宫内,暖炉烧得正旺,沈如晦正凝神批阅着几份关于边镇粮草调度的条陈,皇帝允她直递奏折之权后,送往淑宁宫的文书便日渐增多。

阿檀轻手轻脚地为她换上一盏新茶,低声道:“娘娘,歇息片刻吧。听闻御花园的红梅这几日开得正好,不如去散散心?”

沈如晦搁下朱笔,揉了揉微胀的额角,目光掠过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自她献策安边获皇帝倚重以来,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朝中多少双眼睛盯着她,后宫更是暗流涌动。她深知,皇帝的“倚重”如同悬丝,既可助她登高,亦可令她跌重。

“也好。”她起身,由阿檀伺候着披上一件莲青色的斗篷,素净依旧,唯有一支赤金点翠步摇在鬓边轻晃,显露出几分不容忽视的位份。

主仆二人刚行至御花园的梅林附近,便听得一阵银铃般的娇笑声自不远处传来,夹杂着皇帝萧昱难得舒缓的谈笑声。

沈如晦脚步微顿,阿檀已低声禀报:“娘娘,是皇上和新入宫的丽妃娘娘在赏梅。”

丽妃。

沈如晦眸光微敛。吏部尚书苏承翰之女,苏晚晴,三日前刚由皇帝下旨册封。选秀之事她早有耳闻,皇帝以此平衡后宫、牵制前朝的用意,她心知肚明。只是没想到,这位丽妃甫一入宫,便如此得宠。

她敛衽,正欲悄然退避,萧昱却已瞧见了她,扬声唤道:“如晦也来了?过来一同赏梅吧。”

沈如晦只得上前,依礼参拜:“臣妾参见皇上。”

“免礼。”萧昱心情颇佳,虚扶一下,目光在她清淡的妆容上停留一瞬,笑道,“你素日里不是看奏折,便是闷在宫中,难得出来走动。”

沈如晦垂眸,语气温婉:“臣妾愚钝,唯恐辜负陛下信任,不敢懈怠。”

“爱妃过谦了。”萧昱摆手,随即看向身侧那名身着绯色宫装、容颜明媚鲜妍的少女,“晚晴,来见过淑妃姐姐。”

那少女,正是丽妃苏晚晴。她不过二八年华,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一双杏眼流转间带着毫不掩饰的娇憨与张扬。她依言上前,草草行了个礼,声音清脆如玉珠落盘:

“妹妹苏晚晴,见过淑妃姐姐。”

她起身,目光毫不避讳地上下打量着沈如晦,唇角噙着一丝天真又锐利的笑意:

“早就听闻淑妃姐姐才貌双全,深得皇上倚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呢。”

话语听着是奉承,那眼神却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挑衅。沈如晦面色不变,只微微颔首:“丽妃妹妹谬赞。”

萧昱似乎并未察觉女人间的暗涌,兴致勃勃地指着不远处一株开得最盛的红梅:“如晦,你来看那株‘朱砂梅’,可是今年园中开得最早最好的。”

沈如晦顺着望去,刚欲答话,苏晚晴却抢先一步,挽住萧昱的手臂,娇声道:

“皇上,那梅花再好看,也比不上您前日赏给臣妾的那对东珠耳珰呢!臣妾今日戴着,您看可好看?”

她说着,刻意侧过头,露出耳垂上那对光华璀璨的珍珠,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几乎晃了人眼。

萧昱哈哈一笑,拍了拍她的手:“好看,人比花娇。”

沈如晦静静立在一旁,看着帝妃二人言笑晏晏,心中无波无澜。帝王的宠爱,本就如镜花水月,她早已不再奢求。只是这苏晚晴的做派,未免太过急切张扬。

赏梅不过一刻,萧昱便被前朝来请的太监唤走。

皇帝一走,苏晚晴脸上娇憨的笑容便淡了几分,她踱步到沈如晦面前,目光再次落在沈如晦素净的衣着和那支唯一的步摇上,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

“淑妃姐姐今日这身,未免太过素净了些。可是……身子还未养好?”

她刻意在“养好”二字上咬了重音,宫中谁人不知淑妃曾“失子”伤身。

沈如晦抬眸,平静地迎上她的目光:“有劳丽妃妹妹挂心,本宫已无大碍。”

苏晚晴轻笑一声,绕着沈如晦缓缓走了一圈,绯色的裙裾扫过未化的残雪:

“姐姐何必强撑呢?这后宫啊,就像御花园的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姐姐曾经或许艳冠群芳,可如今……”

她顿了顿,凑近些许,声音压低,却字字清晰,如同冰锥刺入耳膜:

“终究是失过子、伤了根基的人,恐怕难以再承雨露恩泽。妹妹年轻,不懂那些朝堂大事,只知道伺候好皇上才是本分。姐姐若识趣,不如早日退位让贤,安心静养,也好全了姐妹情分,免得日后……面上难看。”

阿檀在一旁听得气结,脸色涨红,若非宫规森严,几乎要出声呵斥。

沈如晦却忽然笑了。那笑容极浅,未达眼底,反而透出一股冰封般的寒意,令苏晚晴没来由地心头一悸。

“丽妃妹妹真是……心直口快。”沈如晦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本宫能否承宠,是皇上和太医该操心的事。至于退位让贤……”

她目光扫过苏晚晴明媚却略显浮躁的脸庞,缓缓道:

“这贤与不贤,可不是单凭年纪和一张巧嘴就能断定的。妹妹初入宫闱,还是先学好规矩,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免得一时失言,牵连了前朝的苏尚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苏晚晴脸色微变,她没料到沈如晦竟敢直接提及她的父亲,言语间的警告意味显而易见。她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在沈如晦那沉静如水的目光注视下,一时竟有些气短。

沈如晦不再看她,对阿檀道:“起风了,回宫。”

“是,娘娘。”

主仆二人转身离去,留下苏晚晴站在原地,看着沈如晦挺直清瘦的背影,恨恨地跺了跺脚,绯色衣袖下的拳头悄然握紧。

回到淑宁宫,阿檀仍是愤愤不平:“娘娘!那丽妃也太嚣张了!竟敢如此诅咒娘娘!不过是仗着皇上新鲜,和她爹的势罢了!”

沈如晦褪下斗篷,神色已然恢复平静,走到书案前,拿起一份尚未看完的奏报,淡淡道:“跳梁小丑,何须动气。”

“可她的话也太难听了!什么退位让贤……”

“她说的,未必不是某些人想说的。”沈如晦打断她,眸色深邃,“皇帝抬举她,意在平衡。我若因她几句挑衅便失态,才是正中下怀。”

她执起朱笔,在奏报上批注了几字,继续道:“吏部尚书苏承翰……此人看似中立,实则与几位老派宗室往来密切。他送女入宫,且如此张扬,背后未必没有依仗。去查查,苏晚晴入宫前,都与哪些府邸有过接触,尤其是……与林家是否有过牵连。”

阿檀神色一凛:“娘娘是怀疑,她和皇后余党……”

“未必是余党,但难保不会被人当枪使。”沈如晦搁下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白玉平安扣,冰凉的触感让她心神稍定,“告诉我们在吏部的人,仔细留意苏承翰近日的动向。还有,丽妃宫里的动静,也找人盯着点。”

“是,奴婢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