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会的重头戏——“星际贸易签约仪式”在下午举行。星砂团队与各文明代表围绕技术授权、生态合作、文化交流三大领域,共签署了47份合作协议。其中,星耀能量转换器的技术授权覆盖了12个文明,琼华星穗稻种的种植合作惠及8个生态受损星球,广寒月露修复药剂的采购订单总额突破百万星际币。
“我们不仅要签协议,更要确保合作落地。”嬴云澈在签约仪式上强调,“星砂团队会成立专项对接小组,为每个合作项目配备技术顾问,定期跟进进度,绝不让协议变成‘纸上空谈’。”
签约仪式结束后,交易会迎来了最热闹的“夜间集市”。广场上的星灯全部亮起,像一片璀璨的星海;各展台推出了特色夜宵——琼华的稻穗粥、琉璃的能量烤串、广寒的月晶汤圆,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文化体验街还举办了“星际歌谣会”,地球的《茉莉花》、琼华的《稻穗谣》、广寒的《月神曲》轮番上演,不同语言的歌声在夜空中交织,格外动人。
艾泽尔在夜间集市的“古籍展区”里,接待了一批特殊的访客——来自“时光星系”的历史学者,他们带来了一本记载着百万年前星际文明兴衰的石板典籍。“我们一直在寻找能解读这本典籍的人,听说星砂团队收集了无数文明的历史资料,特意赶来请教。”时光星系的学者说。
艾泽尔小心翼翼地翻开典籍,发现石板上的文字与古籍中记载的“上古星文”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合作解读!”艾泽尔兴奋地说,“把你们的石板典籍数字化后,结合我们的古籍资料,说不定能还原百万年前的星际文明图景。”
这场意外的交流,让双方当场敲定了“星际古籍联合研究计划”,成为交易会的又一重大成果。
第二天清晨,交易会进入“成果总结与未来规划”环节。各文明代表齐聚星枢基地的会议厅,分享此次交易会的收获与感悟。绿星的生态代表激动地说:“有了星穗稻种和星耀能量灌溉技术,我们星球的生态修复至少能提前五年!明年我们要带着自己的修复成果来参展,为星际生态贡献力量。”
月祭司则提出了“星际文明互助联盟”的倡议:“希望以此次交易会为契机,建立长期互助机制——技术先进的文明帮助发展中文明提升实力,生态受损的星球分享修复经验,让整个宇宙形成‘互帮、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
嬴云澈对此深表赞同:“我们可以将每年的届交易会定为‘星际互助日’,在这一天集中发布互助需求、对接合作项目。星砂团队会牵头建立‘星际互助数据库’,收录各文明的技术优势、生态需求、文化特色,让互助合作更精准、更高效。”
交易会闭幕后,各文明代表团陆续返程。琼华代表团留下了足量的星穗稻种和种植手册,还承诺派技术人员常驻星枢基地,指导后续种植;广寒星系则捐赠了10台月能修复仪,用于基地的设备维护;琉璃星球的工匠们在离开前,特意为广场的拱门加装了琉璃装饰,让“星际文明交易会”的字样在夜晚也能发光。
星砂团队站在拱门下,望着渐渐远去的飞船,心中满是感慨。第届交易会不仅达成了大量合作,更拉近了各文明的距离,让“共生共荣”的理念深入人心。
“明年的交易会,我们可以增加‘星际青少年交流’板块。”苏璃提议,“让不同文明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创作,培养他们的跨文明友谊,让互助的种子从小生根发芽。”
伊恩立刻附和:“还要在文化体验街加一个‘星际美食大赛’,让每个文明都拿出最有特色的美食,看看谁的味道最受欢迎!”
嬴云澈笑着点头,手中的神器突然泛起光芒,将各文明的印记与交易会的场景融合成一幅新的图案——这是属于届交易会的独特记忆,也是星际文明共同迈向未来的见证。
“第届交易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嬴云澈望着璀璨的星空,“未来,会有更多文明加入我们,会有更多合作开花结果,会有更多故事被写入星际文明的史册。而我们,会继续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让星枢基地成为永远的‘星际交流圣地’。”
广场上的星灯依旧明亮,拱门的鎏金大字在夜色中闪耀。这场持续两天的星际盛会,虽然落下帷幕,却在每个参与者心中种下了交流与互助的种子。这些种子,终将在星辰大海中生根发芽,长成连接不同文明的参天大树,共同谱写宇宙文明共生共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