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如同实质的墙壁,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
每一口呼吸都带着滚烫的沙尘,灼烧着喉咙和肺部。
毒辣的太阳高悬中天,无情地炙烤着这片人造荒漠,将沙地表面的温度提升到足以烫伤皮肤的程度。
史小凡伏在一道沙脊的背阴面,用一块捡来的、边缘锋利的碎石,小心翼翼地在作战服袖子上划开一道口子,将布料撕成条状,缠绕在头部和面部,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这是最简陋的防晒和防沙措施。
【环境监测:地表温度61.3摄氏度,空气温度47.8摄氏度,湿度低于5%。强烈紫外线辐射,极度脱水风险。
建议:立即寻找水源或遮阴处,减少活动,保持水分。】
系统的警告不断在脑海中回响。
七十二小时,无补给,在这片死亡之海,水是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
他抬头,眯着眼观察四周。
连绵的沙丘如同凝固的金色海浪,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除了炙热的风声和沙粒流动的细微声响,一片死寂。
其他候选者早已不见踪影,仿佛被这片沙海彻底吞噬。
合作?掠夺?杀戮?山魈的话语在耳边回荡。
在这种环境下,信任是奢侈品,而落单者,往往最先成为猎物。
史小凡没有贸然行动。
他仔细回忆着进入时观察到的地形——他选择的这个入口靠近荒漠与模拟丛林的交界。
丛林意味着可能有水源,但也意味着更复杂的环境和……更危险的潜伏者。
他决定先向大致是丛林的方向移动,但绝不走直线,而是利用沙丘的起伏,不断变换路线,尽可能隐藏自己的踪迹。
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松软的沙地吞噬着体力,高温加速着水分的流失。
汗水刚渗出毛孔就被瞬间蒸发,只在皮肤上留下一层白色的盐渍。
嘴唇干裂出血,喉咙里像是塞满了沙子。
他强迫自己放慢呼吸节奏,用鼻子呼吸,以减少水分流失。
同时,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听觉和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上。
【体能消耗加剧,核心体温升高至38.5摄氏度。水分流失速率:每小时约0.8升。预计安全活动时间剩余不超过六小时。】
系统的数据冰冷地陈述着逼近的生存危机。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翻过几座巨大的沙丘后,前方景象终于有了变化。
一片稀疏的、耐旱的仙人掌和低矮灌木出现在视野中,更远处,是郁郁葱葱的丛林轮廓。
希望就在眼前!
但史小凡反而更加警惕。
有植物,就可能吸引其他寻找水源的候选者。
他潜伏在一丛巨大的仙人掌后面,仔细观察着前方的灌木丛和更远处的丛林边缘。
烈日下的灌木丛静悄悄的,没有任何鸟鸣虫叫,这本身就不正常。
突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约百米外,一处灌木丛极其轻微地晃动了一下,幅度很小,不像是风吹的。
有人!
史小凡立刻屏住呼吸,身体紧紧贴在滚烫的沙地上,一动不动。
目光如同鹰隼般锁定了那个方向。
几分钟过去了,那里再没有任何动静。仿佛刚才的晃动只是错觉。
但史小凡的直觉告诉他,那里绝对藏着人。
一个和他一样,懂得潜伏、忍耐的猎手。
【热感应扫描受限(环境高温干扰)。动态捕捉分析:高度疑似人为潜伏迹象,威胁等级:中。】
系统的分析支持了他的判断。
不能耗下去。
他的体力和水份支撑不起长时间的僵持。
史小凡大脑飞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