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水汽(2 / 2)

赵东升的讲话,为下半年的工作定下了基调,也再次明确表达了对李腾的支持。

散会后,李腾和赵东升并肩走回办公室。

“李腾啊,”赵东升放缓了脚步,语气不像在会上那般严肃,“你刚才提到的资金问题,确实是当务之急。电影院那边,配套资金缺口有多大?”

“初步估算,至少还有三十万的缺口。”李腾如实回答,“主要是周边环境整治和部分管线迁移升级的费用,当初预算做得不够足。”

赵东升沉吟道:“县里的扶持资金已经争取过了,短期内再开口难度很大。看看能不能从镇里其他非刚性支出里挤一点,另外,是不是可以再和远景文旅沈总沟通一下,看他们能否先垫付一部分,后续我们再从其他方面补偿?”

“我也有这个想法,正准备找时间再和沈总谈谈。”

“嗯。”赵东升点点头,“公路的事,是重中之重。你牵头,尽快把工作小组搭起来,先把规划衔接、土地预控这些前期工作做起来,要跑到其他乡镇前面去。”

“我明白,书记。”

两人在走廊尽头分开,各自回了办公室。这一次的交流,少了几分之前的试探与微妙,多了几分基于共同目标的务实与默契。风波过后,两人都意识到,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下午,李腾专门把张华、王宇、苏晓蔓三个大学生叫到了自己办公室。

“半年总结会的情况,你们大概也听说了。”李腾看着眼前这三张还带着些许稚气却充满朝气的面孔,“柳林镇发展到现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你们是柳林未来的希望,肩膀上的担子不轻。”

他给三人分别布置了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张华协助林雪和吴建军,深入研究合作社下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技术提升、市场拓展和内部管理规范化的问题,拿出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让王宇利用他的计算机特长,尝试建立全镇闲置资产、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的电子档案库,为后续发展打基础;让苏晓蔓则在继续跟进“农家乐”试点提升的同时,开始搜集、整理国内外小城镇依托交通枢纽发展物流、旅游的案例,为公路机遇下的产业规划做准备。

“不要怕困难,也不要怕出错。”李腾鼓励道,“大胆去想,放手去干,有什么想法和困难,随时可以直接来找我。”

三个年轻人既感到压力,又备受鼓舞,眼神里闪烁着兴奋和跃跃欲试的光芒。

夜幕降临,镇政府大院渐渐安静下来。李腾独自留在办公室,整理着会议记录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台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他,在墙上投下一个专注而略显疲惫的身影。

他翻开工作日志,在新的一页上写道:“行至半山,路更险,景亦更阔。当常怀敬畏,不忘初心,凝聚众智,砥砺前行。”

写完,他合上日志,走到窗前。窗外,漆黑的夜空中有几颗寒星闪烁,镇上的灯火零星亮着,与远处蜿蜒山脉的模糊轮廓交织在一起。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但经过半年的磨合、斗争与奋斗,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已不再陌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感觉胸腔里充满了力量。下半年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