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何以为民 > 第50章 星星之火

第50章 星星之火(2 / 2)

两封信,一封关乎个人前程与视野的开拓,一封关乎情感的归宿与现实的牵绊。李腾拿着信,独自在办公室里坐了许久。窗外的阳光明晃晃的,知了声嘶力竭,而他的内心却在经历着激烈的权衡。

省级的跟班学习,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意味着跳出红星县、东月市这一方天地,去接触更前沿的发展理念、更高效的管理模式、更广阔的人脉资源。对于有志于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他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充电和镀金机会,很可能成为未来晋升的重要砝码。宋知远书记之前就暗示过,这样的机会,镇里会优先考虑他。

但是,青林镇的事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茶叶项目刚稳住阵脚,竹艺合作社面临产能和创新的双重压力,“月亮湾”旅游刚刚起步,镇内有钱卫东这样的潜在阻力,县里有赵晓波这样的专业监督者……他这一走三个月,刚刚点燃的星火,会不会因为无人精心呵护而熄灭?宋书记虽然支持,但毕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而张薇的来信,则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清晰地感受到了她字里行间那份等待的焦虑和对稳定未来的渴望。两地分居的苦涩,对双方都是一种煎熬。如果此时选择离开青林去外地学习,无疑会将这种分离延长,也可能会让她和她的家人更加不安。

个人发展、事业责任、情感承诺,三重考量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决断。

他推开办公室的门,走到院子里,让夏日的热风吹拂着脸庞。他望着镇政府门口那面迎风招展的国旗,目光渐渐变得深远。他想起了云雾村老杨和村民们期盼的眼神,想起了竹艺合作社老师傅们粗糙却灵巧的双手,想起了宋知远书记对他的信任和提携,也想起了张薇在月光下那句轻柔却坚定的“我信你”。

个人前程固然重要,但青林镇这片刚刚焕发生机的土地,这些信任他、依靠他的干部群众,这份凝聚了他无数心血、正待燎原的星火事业,同样无法轻易割舍。而张薇的等待,更需要他用一个清晰可见的未来去回应。

几天后,宋知远将李腾叫到办公室,直接问道:“省委组织部的跟班学习通知,你看到了吧?有什么想法?镇里是打算推荐你的。”

李腾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他看向宋知远,目光坦诚而坚定:“宋书记,非常感谢组织和您的信任。这个机会非常好,我非常渴望能出去学习开阔眼界。但是,我仔细考虑过了,目前青林镇的几个产业项目都处在关键节点,我这个时候离开三个月,心里实在放心不下。我请求组织,能否考虑其他更合适的同志?我想留下来,把青林这摊子事,扎扎实实地做好,做出个样子来。”

宋知远有些意外,仔细地打量着李腾,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这番话是出于真心还是故作姿态。但他看到的,只有一片沉静与真诚。

“你想清楚了?”宋知远语气严肃,“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年年都有的。错过了,也许就是几年。”

“我想清楚了,宋书记。”李腾点头,“青林镇的基础打不牢,我出去学了再多的新东西,回来也是空中楼阁。我觉得,现在这里更需要我。”

宋知远沉默了片刻,脸上缓缓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啊!不为一时的进步机会所动,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夯实基础,这才是真正的担当!李腾,我没看错你!”他用力拍了拍李腾的肩膀,“你的想法我支持!这个名额,我会向县委说明情况,推荐其他同志。你就安安心心在青林干!把咱们的星星之火,给我烧成燎原之势!”

从宋知远办公室出来,李腾感到一阵轻松。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铺开信纸,开始给张薇回信。他将自己的决定和思考,坦诚地写了下来,没有隐瞒放弃机会的不舍,但更多地表达了对青林事业的责任和对他们未来的规划。

“……小薇,我知道等待辛苦,前途莫测。但请相信,我选择留在青林,并非放弃进取,而是为了积蓄更强大的力量。只有当脚下的基石足够牢固,我们未来的大厦才能建得更高、更稳。青林的星火已然点燃,我需要守护它,让它燎原。而这燃烧的光芒,也必将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缩短我们等待的距离。请再给我一些时间,也请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如这夏日的星空,清晰而璀璨……”

他将信投入邮筒,仿佛也投入了一份对未来的坚定承诺。夕阳的余晖将青林镇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远处的山峦轮廓清晰而坚定。李腾知道,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更需要耐心的路,但他无悔。因为他相信,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能走多远,更在于能扎多深。星火已燃,他只待风来。而他和张薇的未来,也必将在各自的坚守与共同的成长中,找到最圆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