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面料柜台前,许伶报出 “三十斤棉花、五米棉布、五米咔叽布” 的需求时,售货员丝毫没有惊讶。
先前许伶已说明要去东北下乡,东北的冬天能冻裂骨头,这点物资做两床厚被子、两套厚棉衣正合适,等天冷了说不定还得再来补购。
售货员没多推销,只默默拿尺子量布、用秤称棉花,动作麻利地打包,生怕耽误这姑娘的时间。
周围顾客却忍不住侧目。有人看着许伶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模样,再想到东北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眼底满是同情。
这么小的姑娘,孤身去那么苦的地方,能不能扛过第一个冬天都难说。
可这年头下乡是常态,没人敢多嘴劝,更没人能帮上忙,只能用眼神传递点善意,便匆匆移开视线。
买完布料,许伶又去了生活用品区。
明知空间里水壶、饭盒堆得满当当,她还是照样买了一套。
下乡物资得 “过明路”,凭空冒出来的东西容易遭人猜忌。
她还特意多买了两斤大白兔奶糖、三斤红糖。
奶糖能当人情,遇到难处塞两颗好说话;
红糖是乡下稀缺货,用从许家讹来的糖票买,不心疼还实用。
等结完账,许伶脚边已经堆了四个大麻袋,连供销社主任路过都忍不住多瞅了两眼。
这年头物资紧俏,买布要布票、买糖要糖票,能这么 “放肆” 采购的,要么是家底厚,要么是有门路,众人心里都透着羡慕。
“姑娘,要不让同事帮你送回去?” 售货员见许伶要拎麻袋,连忙提醒 —— 这四个麻袋加起来得有五六十斤,小伙子扛着都费劲。
许伶却笑着摆了摆手,弯腰将麻袋两两扎起,往肩上一扛,左右各两个,脚步稳得没晃一下。
这一幕让整个供销社都静了几秒,随后议论声此起彼伏:
“我的天,这姑娘力气也太大了!”
“有这力气,下乡肯定饿不着,地里的活都能干!”
先前同情她的人,此刻都改了心思 —— 这么能扛,说不定在乡下还能过得不错。
许伶没在意众人的目光,扛着麻袋往许家走。
路过机械厂家属院时,不少邻居探头看,她也没躲 —— 实力就是底气,让许家看看她不好惹,省得下乡前再搞小动作。
刚到许家门口,就见两个穿制服的执法员正跟许老太说话。
许老太一看见许伶,像见了救星又像见了瘟神,缩着脖子指着她喊:“同志!你们要找的人在这儿!有啥问题问她,跟我们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