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2)

娄小娥则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双手撑着椅面,看着忙碌的何雨柱。

望着何雨柱略带英气的侧脸,娄晓娥微微一笑,好奇地问道:

“何师傅,你今年多大了?我总觉得我们俩年纪差不多。

我今年十八岁。”

何雨柱手上动作不停,抬头看了娄晓娥一眼,微笑着说:

“哟,那咱俩还真是差不多大。

我还比你小一岁呢,再过一阵子才过十七岁生日。”

虽然早就猜到何雨柱和自己年龄相仿,但听到他说还没满十七岁时,娄晓娥还是有点惊讶。

她望着何雨柱,略带意外地说:

“你还没过十七岁啊?

天哪!我就说你看起来年纪不大,还以为是长得显小呢。

对了,为什么这个房间就你一个人?刚才那个厨房里可有好多人呢。”

何雨柱看她一脸惊讶的样子,轻轻笑了笑,解释道:

“哦,我和他们分工不同,他们是做大锅菜的,我这边是做招待的。”

“做招待?”娄晓娥一脸不解地问道。

看来娄半城平时很少跟女儿提起轧钢厂里的事。

何雨柱点头应道:

“是的,招待就是外场客户来轧钢厂拜访时,厂里设宴请他们吃饭。”

“我负责给他们做菜。”

娄晓娥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怪不得这两间厨房配置不同,那边是大锅,这边是煤气灶。”

“那这样说,你是不是比他们做饭更好吃呀?”

她一脸天真地问。

何雨柱微微一笑,谦和地说:

“这可说不准,我们做菜的标准不同。他们偏向家常,我这边更有特色,各有长处。”

说话间,何雨柱已将宫保鸡丁所需食材洗净。

他把食材放到案板上,开始处理。

何雨柱刀工精湛,切菜速度飞快。

唰唰唰——

刀起刀落,鸡丁、胡萝卜和黄瓜很快被切成大小均匀的块。

娄晓娥看着他熟练的刀法,不由惊叹:

“天啊,小何!”

“你这刀工太厉害了!”

“切得这么快,还这么匀!”

知道何雨柱比她小后,她自然地把称呼从“何师傅”改成了“小何”。

何雨柱注意到称呼的变化,却没多在意,只微笑道:

“术业有专攻嘛。”

“我是厨子,刀工快是应该的。”

切好菜,他一点不耽搁。

迅速将食材盛入碗中,端到灶台边。

起锅烧油。

开始烹饪。

很快,锅中迸发出诱人的香气。

整个后厨弥漫着宫保鸡丁浓郁的香味。

香味一出,立刻勾起了娄晓娥的食欲。

她吸了吸鼻子,满脸享受地说:

“好香!小何,你做的菜太香了!”

何雨柱早已习惯夸奖,听了这话心中平静,只朝她微微一笑。

随后,他继续专注做菜。

很快,宫保鸡丁完成,何雨柱将色泽鲜亮的菜肴盛入盘中。

何雨柱将刚出锅的宫保鸡丁端到娄晓娥面前,盘子落在台面上时香气四散。他从竹筒里取出一双试菜用的筷子递过去:“趁热尝尝。”

金黄的鸡丁裹着红亮酱汁,椒段与花生点缀其间,热腾腾的香气直往娄晓娥鼻尖钻。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眼睛牢牢盯住菜肴惊叹:“这也太香了!你刚才还谦虚说各有千秋,可这分明比大锅菜强多了,完全是馆子里的水准!”

她夹起一块鸡肉送入口中,酱汁在舌尖化开,嫩滑的肉质带着恰到好处的麻辣。娄晓娥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朝何雨柱竖起大拇指:“真好吃!”

见食客满意,何雨柱眼角泛起笑纹。他装作不经意地问道:“聊了这半天,还没请教同志怎么称呼?”

娄晓娥筷子微顿,眼梢弯成月牙:“我叫娄小娥。”

“这姓氏倒是少见。”何雨柱点头沉吟。

见他反应平常,娄晓娥暗自松了口气。既然对方不知晓她是娄半城的女儿,方才那些热心举动便纯粹出自本心。想到这儿,她望向何雨柱的目光又添了几分欣赏。

“刚才在隔壁后厨,听大家都喊你何师傅,”她晃了晃筷子,“我也跟着这么叫了。”

“你年纪比我小,总觉得叫你何师傅有些别扭,我就改口叫你小何吧。”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全名呢。”

娄小娥说着,目光中带着期待看向何雨柱。

何雨柱听她这么问,便回答道:“我叫何雨柱。”

娄小娥含笑点了点头,重复了一遍:“何雨柱。”

“那我以后还是叫你小何,好不好?”

娄小娥为人不坏,心地纯善,做事果决。在何雨柱过去看《情满四合院》时,她是唯一一个让他不反感的人物。有时,他甚至觉得娄小娥挺让人心疼的。

她本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却遭许家蒙骗,被许大茂娶进门。许大茂自己不能生育,却从不愿承认,反把责任全推给娄小娥,说她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

后来两人离了婚,许大茂见不得娄小娥过得好,更不愿看她与何雨柱走近,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竟举报了娄家,害得她一家人不得不远走他乡。

再之后,娄小娥怀着何雨柱的孩子,等时代变迁、风雨过去,她带着孩子回到四九城,想与何雨柱重新开始,也帮他做点事业。

可何雨柱那时却是个拎不清的懦弱之人,一边接受娄小娥的帮助,一边又与秦淮如纠缠不清。每想到这一段,何雨柱就气得牙痒,恨不得冲进故事里给那个糊涂的自己两拳——何必耽误娄小娥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