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他家的工程还挺复杂,光铺水管就得半个月,还要建浴室、砌浴池……全套下来得花不少钱,工期也不短。要是最后真一分钱拿不到,咱们这几个月可就白干了。”

老赵听了,皱了皱眉,认真想了想,觉得这话有道理。

“这种事情还是谨慎为妙,咱们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在人力市场被雇主克扣工钱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只是普通的小工程,工钱实在追不回来也就算了。但这次雇主家的装修规模很大,要是这笔钱拿不到手……”

“那可真是要憋屈死了……”

三个工人围在一起商议,浑然不觉已落入易中海的算计。他们最终决定次日就去何雨柱那儿退还材料费,推掉这个工程。

此时的何雨柱对人力市场的变故一无所知。

他正坐在新购置的宅院里,与赵龙赵蟒两兄弟核对账目。

鱼市的生意日益红火,因着鱼类品质出众、肉质鲜嫩,前来采购的市民日渐增多。

随着赵家帮销量的提升,收益水涨船高,资本积累也日渐丰厚。

何雨柱便开始指导赵家帮进行产业升级。

原先的黑色产业早已在他的协助下转型为正经营生。

由于赵家帮专营系统特供的优质鱼,如今完全凭借商品实力占领市场。

但眼下他们仍扮演着鱼塘与鱼市之间的中间商角色。

利润空间自然比不上直接零售的鱼贩。

如今赵家帮资金充裕,既已摆脱灰色经营模式,

何雨柱认为应当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开设零售摊位获取更高收益。873

“我打算先在市场里开设三到五个固定铺位。咱们手握优质货源,鱼类品质远胜普通鱼塘。”

“等铺位稳定后,就停止向其他摊位供货。要让想买这种高品质鱼的顾客,只能从咱们铺子买到。”

“现在顾客已经习惯了咱们的优质鱼。还记得当初只给老李家供货时,其他摊位几乎无人问津的情形吗?”

“如果咱们只在自营鱼档销售,不再对外批发,客源自然会集中到我们这里。”

“我敢保证,届时赵家帮的收益定能再上台阶。”

何雨柱坐在太师椅上娓娓道来。

赵家兄弟闻言茅塞顿开。

赵蟒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抢先道:

“大哥这招实在高明!”

“这下咱们赚的可不只是那点中间差价了!”

赵龙听完,点点头附和道:

“大哥说得对,这样确实能挣更多。”

何雨柱微笑着颔首。

赵龙赵蟒两兄弟最初是靠强硬手段垄断市场起家的,形成固定模式后思维容易僵化,难以主动求变。

而何雨柱作为后来者,能以旁观者视角审视赵家帮的经营方式,更易察觉其中的缺陷并进行改良。

身为穿越者,他清楚在什么时间点调整经营策略,才能让赵家帮走得更远。

若不干涉,赵家帮很可能在公私合营初期就被当作整顿对象清除。

何雨柱深谙此理,接管后便着手洗白赵家帮的商业模式,让兄弟们能长久团结,继续为他效力。

如今赵家帮的盈利模式已彻底合法化,即便组织严查也挑不出问题。

从前靠暴力垄断,如今凭质量取胜。

在凭借优质产品占据市场、积累财富后,何雨柱启动了第二步计划:推动赵家帮转型。

既让弟兄们赚得更多,也为即将到来的公私合营铺路,确保他们在新时代仍能靠渔业立足。

若一直做二道贩子,赵家帮必将在公私合营浪潮中被淘汰。

届时,组织会将摊贩分批整合,由国营或合作社统一供货,二道贩子将失去生存空间。

当前最优解,是让弟兄们转为正式摊主。

如此即便进入公私合营时代,他们也不会失业,仍能靠卖鱼维生。

只要赵家帮不散,何雨柱就有信心带大家持续赚钱。

即便到时鱼货由国营或合作社统一配给——

但他们供什么,我们就非得卖什么吗?

何雨柱早已盘算妥当——赵家帮的摊子终归是自家地盘,只要往那边供应高质量鲜鱼,他们的人绝不会去举报自家老大。

他计划让赵家帮的摊位一半收国营和合作社的普通鱼,另一半摆上他提供的好鱼。有了普通鱼作对比,顾客自然能一眼认出高质量货。

这么一来,他的精品鱼照样卖得出去。

就算别的摊贩眼红举报,赵家帮的人也会替他说话。

就算查也查不到他头上——他的精品鱼都来自系统里的鱼类管理空间,鱼塘只是一个幌子。查不到证据,也咬不死他。

再加上和赵家帮统一口径,鱼的来历谁也摸不清。

更关键的是,让赵家帮独立摆摊、专售精品鱼,还能带来另一个好处:其他鱼贩没了赵家帮供货,只能直接找鱼塘合作。

等将来公私合营时,市场调查也查不到何雨柱是供货人,系统出鱼的事便能彻底隐藏。

现在改变赵家帮的模式,正是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