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如此之多,柳昊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这可如何是好呢?没有一个明确的落脚点,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他一边开着车,一边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在这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一个稳定的落脚点对于他们这支队伍来说,简直就是生命的保障。它不仅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更是他们发展壮大的根基所在。然而,要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地方又谈何容易呢?
柳昊一边开车,一边在脑海中飞速地搜索着可能的落脚点。他想到了一些地方,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了。这些地方要么太危险,要么不适合队伍的长期发展。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车子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到了营地门口。
回到营地,柳昊看到了那五辆装满货物的马车,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些马车都是他们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里面装满了各种物资和装备。幸亏鬼子将运输马车放在营地外面,否则,仅凭他们这些人,恐怕是根本无法将这么多东西运走的。
看着这些满载而归的马车,柳昊的心中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对未来的迷茫。这些物资虽然能够暂时解决队伍的一些困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仍然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落脚点,才能够真正地发展壮大起来。
一会儿,四辆满满的车辆驶了过来,车停后楚俊林走了过来说:“昊子,鬼子的死尸一车拉不完,我留了一组人在那边,卸下尸体后两辆车再去装。”
“好的,没问题,我这就去传达你的指示。”柳昊的话音刚落,一旁的人便立刻应道,并迅速转身离去,去执行柳昊的命令。
柳昊的大脑飞速运转着,他的思维如闪电一般敏捷,每一个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关乎着整个队伍的行动效率。他已经对现有的人手进行了适度的分工,在原本的七人基础上,又增添了柳富才、中尉副连长王岳御以及少尉副排长张本润,共同组成了一个临时的领导团队。
柳昊深知,要想带领好这支队伍,合理的分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才能让队伍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半小时后,柳昊将其他十个人召集到一起。这些人刚刚经历了两场激烈的战斗,原本悲愤的心情此刻已经一扫而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光泽。
柳昊凝视着这些充满斗志的战友,心中暗自欣慰。他知道,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英,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然而,与此同时,柳昊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愈发沉重。他明白,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导者,他不仅要带领大家取得胜利,更要保证每一个人的安全。
柳昊环视四周,看着众人,然后用低沉但却十分坚定的声音说道:“现在,我们来开一个简短的碰头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方向。是去寻找部队,依靠他们的力量来抗日;还是我们自己组织起来,独立开展抗日斗争。如果有人选择去找部队,我会发放路费,让他自行前往。但如果有人决定跟随我们一起打鬼子,那么就必须下定决心,不将侵略者彻底打败,绝不罢休!这可能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甚至没有回头路的征程,所以在做出决定之前,请大家深思熟虑。”
他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让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场战争的残酷和艰难。然而,就在这凝重的氛围中,柳富才突然站了起来,他的目光径直落在柳昊身上,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打鬼子!”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力量,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决心和勇气。柳富才的眼神坚定而明亮,其中透露出一种对正义的执着和对侵略者的愤恨,仿佛他已经做好了为抗日事业奉献一切的准备。
“我也愿意一起打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