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咸鱼升职记 > 第533章 风云突变危机现

第533章 风云突变危机现(1 / 2)

我这人吧,最近可能是被接二连三的破事整得有点神经衰弱。现在每天早上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先摸一遍办公桌底下,看看有没有被装窃听器。连喝口水都得先让助理试毒——虽然每次小林都一脸委屈地说陆哥,咱公司饮水机昨天刚换的滤芯。

陆总,您这警惕性都快赶上特种兵了。王明阳某天实在看不下去,给我桌上放了本《如何识别并应对职场迫害妄想症》。

我一边翻书一边叹气:能不警惕吗?上周我做梦都是智云科技那帮人在咱公司会议室里开派对,说要庆祝收购成功。

这话真不是夸张。自从上次揪出老李那个内鬼后,我总觉得哪儿都不对劲。公司表面风平浪静,业务稳步增长,连股市都一片大好。可越是这样,我这心里越不踏实,总觉得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种不安在周一的董事会上得到了印证。

陆总,有个突发情况。王明阳拿着平板电脑,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刚收到消息,国家要出台新规,对咱们这个行业进行严格管控。

我心里咯噔一下:具体什么内容?

主要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王明阳把文件推过来,要求所有企业级软件必须通过国家安全认证,否则一律下架。

我快速浏览着文件,越看心越沉。新规的要求极其严格,很多条款都是针对我们这类办公软件设计的。最要命的是,过渡期只有三个月!

三个月?我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开什么玩笑!咱们现有的产品架构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公司的主营业务就得全线停摆。

立即成立应急小组!我当机立断,明阳,你负责技术整改;小林,你去打听下其他公司的应对方案;我去趟工信部,探探口风。

分头行动。我让司机直接开往工信部,路上给几个相熟的官员打电话。可平时称兄道弟的那些人,现在个个支支吾吾,不是说政策刚出台还不明确等实施细则吧。

得,关键时刻谁都靠不住。

到了工信部,接待我的是个新调来的处长,态度倒是挺客气,但一句实在话没有。

陆总,这是国家的统一部署,我们也是按章办事。他给我倒了杯茶,如果贵公司的产品确实符合标准,认证应该不成问题。

我强颜欢笑:是是是,我们一定积极配合。不过这个过渡期是不是太短了?

他笑而不语。

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公司,发现全员都等在会议室里,个个表情凝重。

陆总,情况比想象的还糟。王明阳把一沓技术文档推到我面前,按照新规要求,我们的核心架构要大改,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我眼前一黑:半年?可过渡期只有三个月啊!

而且...王明阳欲言又止,整改期间的研发投入,预计要这个数。

他比了个手势,我差点晕过去。这数字都快赶上公司一年的利润了!

更糟糕的是,第二天股市开盘,我们的股价直接跌停。接着是投资方苏晴的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陆总,我需要一个明确的应对方案。

我握着话筒,手心全是汗:苏总,我们正在制定方案...

我希望如此。她打断我,但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认证,我们会考虑撤资。

屋漏偏逢连夜雨。下午,技术总监老周来找我,说核心团队有三个人提交了辞职信。

陆总,对不起。老周一脸愧疚,他们都被竞争对手挖走了,开的价码是现在的两倍。

我理解他们的选择,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才第一波冲击,团队就要散了吗?

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璀璨的夜景,突然特别无助。重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政策层面的降维打击,感觉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手机响了,是我爸。

儿子,看新闻说你们行业要整顿?没事吧?

我强装镇定:没事爸,就是正常的政策调整,很快就能适应。

要是太辛苦就回家,我爸叹气道,你妈说好久没吃你做的红烧肉了...

挂掉电话,我鼻子一酸。是啊,要是当初安安稳稳当个厨子,哪来这么多破事?

但转念一想,要是真放弃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次重生的机会?

不行!不能就这么认输!我猛地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得想个办法...

第二天,我召集所有留下的人开会。看着底下稀稀拉拉的员工,我深吸一口气: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想走的,我不拦着;想留下的,咱们一起扛!

让我感动的是,核心团队基本都留下来了。连平时最爱抱怨的小林都说:陆哥,我跟你干!大不了重头再来!

我们兵分三路:一路由王明阳带队,负责技术攻坚;一路由我亲自负责,游说相关部门延长过渡期;还有一路负责稳定客户和投资人。

技术攻坚进展缓慢。新规要求的安全标准极其苛刻,很多技术在国内都是空白。我们请了最好的安全专家,买了最贵的检测设备,但进度还是远远落后。

游说工作更是举步维艰。我动用了所有人脉,连杨雨薇都帮我牵线搭桥,但相关部门的态度都很坚决:政策不会改变,企业必须适应。

最让人头疼的是客户流失。短短两周,我们就丢了百分之三十的客户。更讽刺的是,这些客户大多转向了一家新成立的安信科技,这家公司的产品居然完全符合新规要求!

这绝对有问题!小林气愤地说,咱们都做不到的事,他们一个刚成立的公司怎么可能做到?

王明阳比较冷静:我查过了,安信科技的创始人是从工信部离职的,而且他们的技术架构...很像我们之前废弃的那个方案。

我心里一沉。那个废弃方案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难道...

就在这时,我接到了个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是安信科技的人,想跟我谈谈合作。

我本来想拒绝,但对方说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主意:我们知道贵公司遇到困难,也许我们能帮上忙。

我们约在一家茶馆见面。来的是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自称姓郑。

陆总,久仰大名。郑总笑眯眯地说,我们安信科技虽然刚成立,但在数据安全方面有些独到之处。

我强压着不快:郑总有什么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