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总监?”
回头一看,居然是董事会的张董。这老爷子快七十了,精神矍铄,最喜欢给人讲他当年的创业史。
“张董好,”我赶紧打招呼,“您怎么在这?”
他指指旁边的茶叶店:“买点茶叶。你呢?逛街?”
我晃了晃手里的皮带:“给老爸买生日礼物。”
张董眼睛一亮:“孝顺孩子啊。走,陪我喝杯茶。”
于是我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拉进了茶室。张董亲自泡茶,手法娴熟,一看就是老茶客。
“小陆啊,今天汇报得不错。”他递给我一杯茶,“不过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心里咯噔一下:“您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慢悠悠地品着茶,“你们创新中心现在风头太盛,要懂得藏锋。”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当然了,该露锋芒的时候也得露。”他又给我续上一杯,“这个度,你得自己把握。”
喝完茶,张董坚持要送我回家。路上他说起自己年轻时的事,说他也曾经像我一样,觉得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后来吃了不少亏。
“职场啊,不光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下车前,他拍拍我肩膀,“好好琢磨琢磨。”
看着他的车远去,我站在小区门口,突然觉得这老爷子挺可爱。
老爸的生日宴很温馨,虽然我到的时候菜都凉了。老妈一边热菜一边数落我,老爸倒是很开心,拿着皮带看了又看。
“儿子买的,就是好看。”
我心里一酸,决定以后多回家看看。
周一上班,我把张董的话跟王明阳说了。他沉思良久,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书:“既然要藏锋,咱们就藏个大的。”
计划书封面上写着:“咸鱼养老计划”。
王明阳看得一头雾水:“这是...”
“从今天起,咱们要表现得...普通一点。”我解释道,“不要太出风头,不要太显眼,就像普通部门一样,该摸鱼摸鱼,该开会开会。”
“可是我们的业绩...”
“业绩照做,只是不宣传了。”我眨眨眼,“这叫闷声发大财。”
于是创新中心画风突变。之前挂在官网的专访撤下来了,培训班的宣传也停了,连办公室门口那个闪亮的招牌都换成了朴素的木牌。
外界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变化。有传言说我们被总部打压了,还有说我们江郎才尽的。最离谱的是,居然有人说我得了抑郁症,正在休假治疗。
小林气得跳脚:“陆哥,他们这也太能编了!”
我悠哉游哉地泡着茶:“让他们编去,正好清静。”
不过这个“养老计划”执行起来还真不容易。习惯了高效率的工作节奏,突然要装普通,大家都挺不适应。有次开会,小李习惯性地用了自动化报表,生成速度太快,把来旁听的总部同事吓了一跳,我赶紧打圆场说这是提前准备好的。
王明阳私下找我:“这么装下去也不是办法,总部已经开始怀疑我们的能力了。”
我笑了:“怀疑就怀疑呗,正好降低期待值。”
果然,随着我们“变普通”,来自总部的压力小了很多。之前眼红的那些部门,现在看我们的眼神都带着同情。连大老板都特意打电话来安慰我,说不要有太大压力。
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了一个月,直到某天,总部突然下发通知:要进行年度重大项目评审,所有部门都必须参加。
我看着通知,嘴角微微上扬。等了这么久,机会终于来了。
王明阳忧心忡忡:“咱们这一个月都没什么亮眼表现,评审能过吗?”
我拍拍他的肩:“放心吧,好戏还在后头。”
评审当天,其他部门都带着厚厚的汇报材料,只有我们,就带了个U盘。
轮到我们汇报时,评审组的领导看着我们空空的双手,皱起眉头:“陆总监,你们的材料呢?”
我微微一笑,插上U盘:“都在这里。”
投影幕亮起,不是枯燥的PPT,而是一个动态数据看板。我们这半年所有的项目进展、成果数据、甚至每个员工的工时效率,都实时展示在上面。
最让人惊艳的是最后一部分:我们悄悄研发的“智能办公系统2.0”,已经完成了内测,预计能提升整体办公效率百分之五十。
评审现场鸦雀无声。
半晌,评审组组长缓缓开口:“陆总监,你们这一个月...是在憋大招?”
我谦虚地笑笑:“就是按部就班工作而已。”
结果毫无悬念,我们拿到了最高评级。消息传开,之前那些说我们江郎才尽的人都傻眼了。
大老板亲自打来电话,语气复杂:“陆沉啊陆沉,我该说你什么好...”
我嘿嘿一笑:“老板,我们这叫厚积薄发。”
挂掉电话,全部门欢呼雀跃。小林甚至提议再去吃自助餐庆祝,被我严词拒绝。开玩笑,刚演完低调就大吃大喝,那不是前功尽弃?
王明阳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佩服:“陆总,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藏锋’了。”
我递给他一杯茶:“这才哪到哪,职场这门学问,深着呢。”
窗外夕阳正好,那盆多肉又长出了新芽。我拿起喷壶给它喷水,心想明天该去花卉市场再买几盆别的。这职场啊,就跟养花一样,有时候得晒晒太阳,有时候得遮遮阴,关键是要掌握好节奏。
至于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挑战,我不想想太多。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在不行就继续做我的咸鱼。毕竟,会翻身的咸鱼,那也是咸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