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咸鱼升职记 > 第489章 新客户点名要加急

第489章 新客户点名要加急(2 / 2)

“明白!”小刘领命而去。

老张在一旁嘟囔:“老陆,你这……有点冒险啊。”

我笑了笑:“富贵险中求嘛。再说了,也让新人历练历练,总比一直打杂强。你这边盯紧点,‘智捷’项目千万别出岔子。”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老张拍拍胸脯。

事情就这么定了。小刘那边沟通顺利,吴总监接受了条件,合同很快签了,预付款也到账了。小李和实习生小王被抽调出来,成立了临时项目组,一头扎进了“康健”的数据里。

开头几天还算顺利,小李干劲十足,小王也学得认真。我跟进了一下,进度看起来还行。我心里还暗自得意,觉得这决策挺英明,既赚了钱,又锻炼了队伍。

可好景不长。一周后,问题开始暴露了。首先是“康健”那边提供的原始数据质量比预想的差,清洗和预处理工作量大增;其次是他们对“用药依从性”的定义反复修改,导致特征工程做了又改,改了又做;最后是小李虽然技术不错,但项目管理经验欠缺,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进度开始滞后。

老张那边“智捷”项目的最终测试也遇到了几个棘手的技术难题,需要集中火力解决,他天天催着小李赶紧弄完回去帮忙。小李夹在中间,压力巨大,开始出现焦虑情绪,跟小王沟通也变得急躁。

眼看离交付日期只剩五天了,项目进度还差一大截。小李黑着眼圈来找我,声音都带着哭腔:“陆总,对不起……这活儿比想象中难搞,‘康健’那边需求老变,数据又乱……我……我可能按时交不了差了……”

我看着眼前这个原本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现在一副快要崩溃的样子,心里也挺不是滋味。接这个急单,本意是好的,但现在看来,确实有点低估了难度,高估了新人的承受能力。

“别急,别慌。”我安抚他,“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需求变更?让刘总监去跟‘康健’沟通,明确边界,超出范围必须加钱!数据问题?我让老张派个有经验的数据工程师临时支援你们两天!你现在要做的,是稳住心态,把任务拆解清楚,带着小王一步步推进!”

我立刻找来小刘和老张,紧急商量对策。小刘负责去跟“康健”的吴总监“扯皮”,明确需求,争取理解和支持;老张则从“智捷”项目组临时调了一个数据高手过去帮小李两天;我则给小李和小王打气,承诺只要尽力了,就算延期几天,公司也不会追究责任,同时批了加班餐和打车费预算。

一番折腾下来,项目组总算重新稳住了阵脚。最后几天,几个人几乎是住在公司,熬夜奋战。终于在截止日期的第二天凌晨,把初步模型和报告赶了出来。

交付的时候,小李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但眼神里多了份沉稳。吴总监那边收到成果,虽然对延期有点微词,但看在我们加班加点、最终效果还不错的份上,也没多说什么,爽快地付了尾款。

项目结束总结会上,小李做了深刻检讨,说自己经验不足,差点搞砸了。我却肯定了他的努力和最后的坚持。“吃一堑长一智,这次虽然辛苦,但相信你学到了很多。下次再遇到这种急单,就知道该怎么评估风险、管理预期、控制进度了。”

事后算账,这个项目扣除成本和加班费,净利润薄得可怜,几乎就是赚了个辛苦钱。至于吴总监承诺的“后续优先合作”,暂时也没了下文。

老张私下跟我说:“看吧,我就说这种急单没啥意思,劳民伤财。”

小刘倒是看得开:“也不能这么说,至少锻炼了新人,积累了应对紧急项目的经验,而且和‘康健’建立了联系,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我点点头,没再多说。这次经历,确实给我提了个醒:公司发展,不能光盯着高大上的战略合作,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单子,也能反映出团队的真实能力和管理的薄弱环节。接不接急单,怎么接,接了怎么管,都是学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倒没什么柳暗花明,更像是在一条看似平坦的小路上崴了下脚,疼是疼了点,但没伤筋动骨,反而让自己走路更小心了。

这创业之路,真是大事小事,事事操心。得,收拾心情,继续往前走吧!前面指不定还有多少沟沟坎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