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解释性?”我愣了一下,“啥意思?”
正好老张晃悠进来找水喝,听到这个词,插嘴道:“就是不能光给出一个结果,比如‘疑似肿瘤’,还得能说明白是依据图像的哪些特征、哪个参数判断的。医疗诊断讲究这个,医生得知道为啥,不能全信黑箱算法。”
我靠!这么麻烦?我们之前的算法,追求的是准确率和效率,很多时候内部决策过程就像个黑盒子,连我们自己都未必能完全说清每一步的逻辑。现在要搞可解释性,等于要把算法拆开了、揉碎了,还得把思路翻译成医生能看懂的话?这工作量和技术难度,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要求……挺专业啊。”我挠头,“老张,咱们的技术,能实现吗?”
老张端着水杯,咂摸了一下嘴:“难倒是不难,就是麻烦!得在模型里加很多解释层,输出中间结果,还得设计一套可视化的说明机制。相当于给算法做个体检报告,费时费力。而且,可能会影响一点运行效率。”
效率受影响?我眉头皱得更紧了。医疗影像分析可是争分夺秒的事,慢一点可能都耽误诊断。
“报价呢?他们预算怎么样?”我问小刘。
“对方没给具体数字,但暗示只要技术达标,价格好商量。医疗行业,尤其是这种能提升诊断水平的技术,他们愿意投钱。”小刘回答。
钱倒是大方。但这钱,赚起来可不轻松。技术难度、合规风险、还有潜在的医疗责任……想想都头大。
“回复他们,”我思考再三,对小刘说,“我们对合作很感兴趣,但医疗行业特殊,需要谨慎评估。请他们提供更详细的需求文档和技术规范,特别是关于数据接口、安全标准、可解释性具体指标、以及合规流程的要求。另外,安排一次技术团队之间的深度交流,摸清底细再谈合作。”
“明白。”小刘记下要点,“我这就去安排。”
老张在一旁嘟囔:“医疗单子……听着是块肥肉,可别是块烫手山芋啊。别到时候钱没赚多少,惹一身骚。”
我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但机会摆在眼前,总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先接触看看,把坑都摸清楚了再说。咱们现在,可是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这创业之路,真是刚爬出一个坑,前面又出现一片看似肥沃但不知深浅的沼泽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村里的新邻居,看来也不是省油的灯啊。得,打起精神,继续探路吧!这日子,想过安稳点,咋就这么难呢!刚轻松没两天,新的挑战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