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反将一军?我脑子里飞快地转着。硬的技术证据可能不好找,但商业上的反击手段呢?他们不是推出新产品了吗?肯定要宣传,要找客户吧?
“老张!”我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你立刻组织最信得过的技术骨干,加班加点,给我分析他们那个‘智析2.0’的试用版!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漏洞、性能瓶颈、或者与宣传不符的地方!要快!要准!小刘!”我转向闻讯赶来的小刘,“你动用所有媒体和行业关系,密切关注‘洞察未来’新产品的市场动向,特别是他们第一批种子客户是谁!想办法接触到这些客户,委婉地‘提醒’一下他们,注意新平台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和‘知识产权不清’的问题!记住,要委婉,不能留下把柄!”
老张和小刘对视一眼,都明白了我的意图。这是要打一场暗战!技术上去挑刺,商业上去拆台!
“明白!我这就去!”老张摩拳擦掌,带着一股狠劲出去了。
小刘则比较谨慎:“沉哥,这样操作有风险,万一被对方抓住证据,反告我们商业诽谤……”
“所以让你委婉!用‘业内人士透露’、‘可能存在风险’这种模糊字眼!重点是引起潜在客户的疑虑,延缓他们的采购决策!为我们争取时间!”我叮嘱道。
“好,我把握分寸。”小刘点点头,也匆匆离去。
办公室里又剩下我一个人。我靠在窗边,看着楼下“洞察未来”那醒目的logo,心里五味杂陈。商场如战场,真是一点不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前脚还一起喝酒谈合作,后脚就能为了利益把你卖得干干净净!
这次教训,太深刻了!合作可以,但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却紧锣密鼓。老张带着几个技术大牛,日夜不休地分析对方平台,还真找出几个不大不小的技术瑕疵和性能短板。小刘那边也通过渠道,把一些“风声”放了出去。
效果似乎有了一点。我听说“洞察未来”的新产品发布会后,接到了一些客户的咨询,问题都比较尖锐,搞得他们有点被动。周亦珩还给我打了个电话,语气有点试探,问我们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关于他们新产品的“不实传言”,我打着哈哈敷衍过去了,心里冷笑,让你也尝尝被暗箭射中的滋味!
但这点小动作,终究伤不了对方的筋骨。我们的核心技术,确实已经被对方消化利用了。这个亏,是实实在在吃下了。
正当我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是继续暗地里使绊子,还是干脆撕破脸皮正面硬刚的时候,前台又送来一个快递。拆开一看,是一份邀请函,来自……一个我没想到的机构:市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
邀请函里说,中心即将组织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本地企业,赴深圳参加一个高规格的电子信息博览会,并有机会与几家顶尖的投资机构和产业链龙头企业进行对接,政府方面会提供部分补贴和支持。邀请我们公司作为重点候选企业参与。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我看着这几个词,心里一动。虽然我们刚被合作伙伴坑了一把,但我们的技术实力,看来还是得到了某些层面的认可。这个博览会和对接会,也许是个机会?一个跳出本地这个小圈子,接触更广阔市场和资源的机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刚在一条船上差点被淹死,旁边好像又飘来一块新的木板?虽然不知道这木板结不结实,能漂向何方,但总比在原地等死强!
我把邀请函拍在桌上。去!必须去!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得去闯一闯!这潭死水,是时候搅动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