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风吹麦浪(1 / 2)

洪水已退去大半,浑浊的积水顺着纵横交错的田间沟渠缓缓汇入大西洋,在入海口处与湛蓝的海水交融碰撞,泛起层层浅褐色的涟漪,像是大地与海洋交换着无声的絮语。重建的农田里,刚插上的耐涝稻苗带着嫩黄的新芽,在热带温润的微风中轻轻摇曳,纤细的茎秆顶着小小的叶片,像是无数个苏醒的生命,在湿漉漉的土壤上诉说着重生的希望。

高小凤蹲在田埂上,指尖轻轻拂过稻苗的叶片,湿润微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能清晰感受到土壤下涌动的勃勃生机。身旁的中国农业专家老李正弓着腰,手里拿着记录板,低声汇报:“高女士,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农田补种工作,这些耐涝稻苗是咱们联盟农业实验室专门培育的品种,适应能力极强,现在成活率已经达到了98%。后续只要做好水肥管理,控制好田间湿度,三个月后就能迎来丰收,产量预计能达到灾前的1.2倍。”

就在这时,随身携带的卫星电话突然响起,清脆的铃声打破了田间的宁静,屏幕上跳动着“祁同伟”的名字。高小凤起身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却与往日截然不同——祁同伟的语气褪去了常年的凝重与急促,满是罕见的温和与热切期盼,像是春日里的暖阳,透过听筒缓缓流淌过来:“小凤,有个特别的通知要告诉你——再过一周,让我务必请你和小琴回家,共赴这场盛世盛典,接受全国人民的致敬!”

高小凤的动作猛地一顿,指尖还停留在稻苗的新芽上,眼眶瞬间热了。八年了,整整八年,她离家已有八个春秋,参与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救援与重建,见证过绝境中的重生,也守护过弱小者的希望。可她在特殊的日子里回过家,每一年不是在灾区的帐篷里隔着信号微弱的屏幕看一眼阅兵盛况,就是在重建工地的简易板房里听着远处隐约的欢呼声,连一顿像样的家乡饭、一口熟悉的家乡味都未曾吃过。

身旁的高小琴刚拿起一把捆好的稻苗准备补种,听到“回家”二字,稻苗险些从手中滑落。她猛地转头看向高小凤,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与忐忑,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祁主任,我们……我们真的能回去吗?重建还没收尾,耐涝作物的推广才刚起步,还有那几个新建的农产品加工厂,设备调试还需要人盯着,项目也离不开人协调,我们走了,会不会影响整体进度?”

“放心,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祁同伟的声音里满是欣慰与笃定,透过听筒传来。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你们姐妹俩,必须回来!这些年,你们在海外的每一场救援、每一次坚守,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想亲眼见见,那个让‘大夏声音’响彻全球、让共富之光照亮无数弱小国家的‘巾帼英雄’,看看我们大夏最骄傲的女儿,看看为了全球和平与发展付出这么多的姐妹俩!”

挂了电话,电话的余温还留在掌心,高小琴再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晶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伸手紧紧握住高小凤的手,指尖传来抑制不住的颤抖:“妹妹,我们真的能回家了……我还记得上次,我们在非的难民安置点做援助,只能挤在小小的卫星电视前看阅兵,信号时断时续,画面都看不清,声音也断断续续。你当时看着屏幕眼神特别亮,跟我说,以后一定要带着全球伙伴的祝福,风风光光地回家看看,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夏的儿女,走到哪里都带着家国的荣光,走到哪里都不会丢脸。”

高小凤重重点头,这些年的风雨与坚守,苦难与荣光,汗水与泪水,都凝聚在这三十三件信物里,成为了她最珍贵的宝藏。“是啊,该回去了。这边我们要不要再仔细叮嘱一下?毕竟这些项目都是我们一手跟进的,好多细节只有我们最清楚。”高小琴抹了抹眼角的泪水,依旧有些放心不下,语气里满是牵挂。

高小凤看向远处,她笑着说:“放心吧,这里的人们已经学会了自己守护家园,也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接下来的几天,姐妹俩马不停蹄地推进各项收尾工作。她们明确责任与时间节点;还特意走访了几个新建的农产品加工厂,亲自查看设备调试情况,手把手地向当地技术人员传授操作技巧。

离别的那天,总统他握着高小凤的手,眼神里满是感激与不舍:“高女士,感谢你们那做的一切。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们伸出了援手,帮我们击退洪水,重建家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你们的恩情,我们人民永远铭记在心。祝你们一路顺风,祝大夏国庆快乐,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一周后,高小凤姐妹的专机缓缓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当舷梯缓缓放下,温暖的阳光透过舷窗洒在她们身上,带着熟悉的家国气息,姐妹俩不约而同地整理了一下衣襟,抚平衣角的褶皱,眼中满是激动与忐忑。走下舷梯,她们一眼就看到了停机坪上等候的人群——祁同伟穿着笔挺的深灰色正装,系着红色领带,站在人群最前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身旁是钟小艾,穿着素雅的连衣裙,手里捧着两个精致的锦缎礼盒,眼神里满是思念与疼惜;还有曾经一起奋战在海外的护企队队员代表,他们穿着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如炬;更让她们意外的是,人群中眼神里满是敬意。

钟小艾快步上前,不顾形象地紧紧抱住姐妹俩,泪水瞬间打湿了衣襟,声音哽咽却饱含深情:“小凤,小琴,欢迎回家!你们辛苦了,真的辛苦了!这些年,你们在外面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只有我们知道。每次看到你们在灾区奔波的新闻,我都揪着心,现在终于回来了,终于安全了!”她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大夏女儿的风采,看到我们大夏的文化底蕴!”

“小艾姐,让你担心了。”高小凤握着钟小艾的手,眼眶也红了,这些年的思念与牵挂,在这一刻尽数化作滚烫的泪水。

郑重地走到高小凤面前,双手递了过去,语气恭敬而真挚:“高女士,这是伊娃和安娜老太太特意让我带来的礼物。这瓶葡萄酒,是今年第一批丰收的葡萄酿造的,伊娃亲手采摘、亲手参与酿造,全程都守在酿酒坊里,她说,一定要让您带着家乡的味道回家,祝大夏国庆快乐,祝您和家人平安顺遂,身体健康。”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老太太还让我转告您,葡萄园永远为您留着一亩地,那是您当年亲手规划的地块,现在长得郁郁葱葱,等着您回去尝尝最新鲜的葡萄,她说,那是您用汗水和坚守换来的‘希望之田’,是人民心中最珍贵的念想。”

高小凤双手接过木盒,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民众沉甸甸的情谊。她轻轻打开木盒,一股浓郁的葡萄香气扑面而来,酒瓶上还系着一根红色的丝带,上面绣着小小的摩尔多瓦国旗图案。等忙完这边的事情,我一定回去看她们,去尝尝那亩‘希望之田’结出的葡萄,他深深鞠了一躬,继续说道,“红珊瑚在我们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守护,就像大夏对我们的守护一样,在我们濒临亡国的时候,是您和联盟伸出了援手,给了我们重生的希望。愿大夏永远繁荣昌盛,愿我们两国的友谊像这红珊瑚一样,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坚不可摧。”

“谢谢你们,这份礼物我会好好珍藏。”高小凤双手接过项链,轻轻戴在脖子上,冰凉的触感从脖颈传来,却让人心底无比温暖,这串项链承载的,是一个国家的新生与感色泽深沉,上面刻着“感恩相助,共富共生”八个汉字,字体遒劲有力,笔画间透着满满的诚意。“高女士,这是民众亲手雕刻的,每一刀都饱含着我们的感激之情。没有大夏的霸气发声,没有您的坚定守护,没有联盟的无私援助,早已陷入战火与饥荒,我们的民众也无法安居乐业。”他看着高小凤,眼神真挚而热切,“祝您和大夏国庆快乐,愿光芒永远照亮我们,愿我们永远是并肩前行的朋友,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一个个礼物,一声声祝福,像一股股暖流,涌入高小凤姐妹的心田,让她们热泪盈眶,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她们知道,自己带回的不仅是各国的祝福,更是全球民众对和平与共富的期盼,是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

盛典当天,广场上旌旗招展,人山人海,鲜红的国旗在阳光下猎猎作响,迎风飘扬,空气中弥漫着喜庆与庄严的气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在这里,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手中挥舞着小国旗,时不时响起整齐的欢呼声。当高小凤姐妹身着崭新的大夏传统服饰,并肩走过观礼台时,全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呐喊声经久不息,响彻云霄,仿佛要震彻整个天空。

来自国家的使节,纷纷起身,向她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各色旗帜在阳光下迎风招展,汇成一片色彩斑斓的海洋,成为广场上最动人的风景。

“是高女士!她们回来了!”观礼人群中,有人认出了她们,激动地举起手臂高喊。

“这就是在海外守护弱小的巾帼英雄,太了不起了!”身边的人纷纷附和,掌声愈发热烈,不少人还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方阵领队突然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他面向观礼台的方向,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而庄严的军礼,方阵中的所有队员也同步敬礼,目光坚定地望向高小凤姐妹,眼神里满是崇敬与敬意。

领队的是曾经跟着哈立德在瓦努阿图执行过生态防护安保任务的张伟,他身姿挺拔,眼神坚毅,用嘴型无声地喊着:“高女士,我们向您致敬!”他们的敬礼,是对并肩作战的战友的致敬,也是对守护和平的英雄的礼赞,更是对理念的认同与支持。

庆典致辞环节,从海外到国内,从灾害救援到全球共富,高小凤女士和高小琴女士,以及所有为全球共富事业奋斗的人们,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手传递温暖大夏的强大,不仅在于自身的繁荣昌盛,更在于守护正义、帮扶弱小的责任与担当;大夏的荣光,不仅在于国泰民安,更在于让共富之光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和平之花绽放在每一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