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下一站(2 / 2)

高小凤掏出手机,拍下鲁卜哈利沙漠的新生景象: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生态林绿意盎然,沙棘和梭梭树的枝叶随风舞动;贝都因牧民赶着羊群在绿洲旁饮水,孩子们在林间追逐嬉戏;部落青年们在光伏站里认真工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她将照片发给联盟所有伙伴,配文写道:“从苏门答腊的雨林到鲁卜哈利的沙漠,‘世界经济发展通道’的守护,从来离不开驻外国使馆的桥梁纽带作用,更离不开跨文化的理解、尊重与包容。当我们放下偏见、倾听诉求,当我们尊重传统、互利共赢,就能让沙漠变绿洲,让每一个民族都能共享发展成果,让人与自然在和谐共生中绽放光彩。”

很快,手机屏幕上弹出了熟悉的消息:钟小艾发来女儿的新画,画面里,鲁卜哈利沙漠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贝都因牧民骑着骆驼在绿洲中穿行,孩子们在生态林里追逐蝴蝶,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配文“沙漠笑了,我们一起守护它”;祁同伟传来消息:“亚洲联盟已与沙特政府正式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计划追加投资12亿美元,扩大光伏灌溉项目规模,建设沙漠生态旅游区、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光伏技术培训中心,预计每年能带动当地经济增长8%,创造15万个绿色就业岗位,让贝都因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让鲁卜哈利沙漠成为‘沙漠生态治理的全球样板’!”

高小凤与高小琴站在绿洲旁,望着远处连绵的沙丘和近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胸前的二十七件信物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碰撞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张明走过来,递上一份使馆的紧急文件,语气带着几分急切:“高女士、高小姐,刚收到驻巴西使馆的紧急消息。南美亚马逊雨林因非法采矿活动猖獗,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多条河流水质恶化,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更紧急的是,一支正在雨林中进行生态科考的大夏科考队,因采矿区突发山洪,被困在雨林深处,通讯中断,情况危急,驻巴西使馆已经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急需你们的支援!”

高小凤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相关信息,眼神瞬间变得坚定。她抬头望向远方,仿佛能看到亚马逊雨林的茂密植被和被困同胞的身影。高小琴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语气带着十足的默契:“下一站,亚马逊?”

高小凤笑着点头,目光中充满了勇气与期待:“下一站,亚马逊!”

这条跨越山海的守护之路,因使馆的助力而愈发顺畅,因多元的包容而愈发宽阔,因同胞的期盼而愈发坚定。无论下一站是雨林、雪山还是平原,她都会带着胸前的二十七件信物,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同胞的牵挂、对合作的信仰,毅然奔赴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

专机从利雅得起飞,穿越红海、非洲大陆,朝着南美亚马逊雨林的方向疾驰。机舱内,高小凤与高小琴正对着亚马逊雨林的卫星地图,仔细研究着驻巴西使馆传来的紧急资料。“驻巴西使馆的参赞李伟已经提前对接了巴西环境部和当地印第安部落,据他们反馈,非法采矿团伙主要集中在马瑙斯周边的雨林深处,以‘野矿’形式疯狂开采黄金,使用汞化物提炼矿石,导致周边三条主要河流的汞含量超标20倍,鱼类大量死亡,沿岸印第安部落的村民出现了汞中毒症状,皮肤溃烂、视力模糊,儿童发育迟缓。”高小琴指着地图上标注的红色区域,语气沉重,“大夏科考队是一周前进入雨林的,计划研究雨林碳汇能力,没想到遇到采矿区破坏植被引发的山洪,现在被困在距离采矿区约10公里的山谷中,通讯设备被洪水冲毁,只在失联前发出了最后一次定位。”

高小凤指尖摩挲着胸前的“雨林之魂”项链,脑海中浮现出亚马逊雨林的壮阔景象——那里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地球一半以上的生物物种,被称为“地球之肺”,可如今,非法采矿的贪婪正一点点侵蚀着这片净土,同胞的安危更让她心急如焚。“采矿区的汞污染是大问题,不仅危害生态,还会通过食物链持续影响人类健康,必须彻底整治;而解救科考队是当务之急,雨林中环境复杂,毒虫猛兽、暴雨山洪都可能带来危险,我们必须尽快赶到。”

经过30小时的长途飞行,专机降落在巴西马瑙斯国际机场。驻巴西使馆的参赞李伟带着车队早已等候在机场,他穿着沾满雨林湿气的户外服,脸上满是焦灼:“高女士、高小姐,你们可来了!巴西环境部已经派出森林警察协助,但采矿团伙配备了武器,而且熟悉雨林地形,多次跟警方周旋;印第安部落的长老们也很愤怒,采矿活动破坏了他们的圣地,可他们手里只有传统武器,根本不是对手。科考队的最后定位在乌鲁库河沿岸的山谷,我们已经协调了当地的向导,明天一早就出发进入雨林。”

当晚,高小凤与高小琴在使馆的协助下,与巴西环境部官员、森林警察负责人、印第安部落长老召开紧急会议。部落大长老塔瓦雷穿着传统的羽毛头饰,脸上画着红色图腾,语气激动地通过翻译说道:“采矿的人毁了我们的树、脏了我们的水,现在又困住了你们的人,我们愿意带领族人帮忙,只要能把这些破坏者赶走!”

高小凤站起身,向塔瓦雷长老深深鞠躬:“感谢您的支持,亚马逊雨林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它、解救我们的同胞,需要我们携手合作。”她随即提出行动方案:“第一,由印第安部落向导带领,森林警察、‘绿盾分队’抽调的30名队员组成救援小队,明天一早进入雨林,按照定位寻找科考队;第二,巴西环境部联合使馆,冻结非法采矿团伙的资金账户,封锁周边道路,防止他们转移设备和矿石;第三,我和高小琴带领技术团队,在救援的同时,对河流汞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制定治理方案;第四,联系全球环保组织,曝光非法采矿的危害,形成舆论压力,推动巴西政府出台更严格的采矿管控政策。”

第二天清晨,救援小队带着充足的物资、通讯设备和医疗用品,在印第安向导的带领下进入亚马逊雨林。雨林中闷热潮湿,参天的古木遮天蔽日,藤蔓缠绕如网,脚下是松软的腐殖土,稍不留意就会陷入泥潭。向导一边在前面开路,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时不时发出独特的口哨声,与部落族人保持联系。高小凤与高小琴跟在队伍中,身上的户外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稍远一点的地方,还能听到不知名野兽的嘶吼声。

“小心!”向导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的地面,那里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落叶,除了陷阱——那是采矿团伙设置的,用削尖的木头制成,上面还涂抹着毒液。“这些人太狡猾了,为了阻止别人进入,设置了很多这样的陷阱。”李伟咬牙说道。

一路披荆斩棘,救援小队在雨林中行进了两天两夜,终于在第三天下午抵达了科考队失联的山谷。“有人吗?我们是来救援的!”队员们大声呼喊着,沿着山谷仔细搜寻。突然,不远处的树丛中传来微弱的回应:“这里……我们在这里!”

高小凤心中一喜,立刻带领队员冲了过去。只见山谷的一块空地上,6名科考队员蜷缩在一起,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脸上满是划痕和蚊虫叮咬的红肿,其中一名队员的小腿被树枝划伤,伤口已经发炎化脓。“你们终于来了!”科考队队长陈教授看到高小凤,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被困在这里三天了,通讯设备坏了,食物和水也快用完了,幸好你们找到我们。”

高小凤立刻让医疗队员为受伤的队员处理伤口,分发食物和水:“大家别怕,我们来接你们出去了。”陈教授喝了口水,缓了缓神说道:“我们被困前,看到采矿团伙在河里倾倒含汞的废水,河里的鱼都翻着肚皮,而且他们还在疯狂砍伐树木,扩大采矿区,再这样下去,这片雨林就毁了。”

安顿好科考队后,高小凤让队员们护送他们先撤离,自己则和高小琴、李伟一起,带着监测设备前往采矿区附近。远远望去,采矿区一片狼藉,大片的树木被砍伐,露出裸露的红土,几条简易的排污管道正源源不断地向乌鲁库河排放黑色的废水,河水浑浊不堪,散发着刺鼻的异味。“监测数据出来了,河水中的汞含量超标23倍,已经严重危害生态和人体健康。”高小琴看着手中的监测仪,脸色凝重。

当天晚上,高小凤联合巴西环境部和森林警察,制定了突袭采矿区的计划。凌晨时分,森林警察和“绿盾分队”队员兵分三路,悄悄包围了采矿区。“不许动!放下武器!”当第一缕晨光透过雨林的缝隙照进来时,队员们发起了突袭。采矿团伙的人猝不及防,一部分人试图反抗,被“绿盾分队”队员用非致命武器控制,其余的人见大势已去,纷纷举手投降。

在采矿区,队员们查获了大量的采矿设备、汞化物和非法开采的黄金,拆除了排污管道,封堵了采矿坑。高小凤看着被污染的河水,立刻联系联盟的生态专家,制定了汞污染治理方案:“先用活性炭吸附河水中的汞离子,再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同时在采矿区种植速生树种,恢复植被。”

接下来的一周,高小凤与高小琴留在亚马逊雨林,推进生态治理工作。印第安部落的族人也积极参与进来,和技术团队一起种植树苗、清理河道。塔瓦雷长老看着逐渐清澈的河水,欣慰地说:“感谢你们,让雨林重新有了希望。”高小凤笑着回应:“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有一起守护,雨林才能永远繁茂。”

在“亚马逊雨林生态保护与治理峰会”上,巴西总统将两枚“雨林守护勋章”挂在高小凤与高小琴胸前——勋章由亚马逊雨林的硬木与水晶制成,正面刻着雨林、河流与印第安部落图腾共生的图案,背面印着“守护地球之肺”的葡萄牙语铭文。“感谢两位女士和亚洲联盟,你们不仅成功解救了被困的科考队,还帮助我们整治了非法采矿,为亚马逊雨林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总统的声音充满敬意。

高小凤掏出手机,拍下雨林的新生景象——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游动,印第安部落的孩子们在河边嬉戏,科考队员们在林间进行监测,采矿区已种满了嫩绿的树苗。她将照片发给联盟伙伴,配文写道:“从鲁卜哈利沙漠到亚马逊雨林,‘世界经济发展通道’的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同胞的守护、对正义的坚守。当我们跨越国界、携手并肩,就能抵御一切破坏,让每一片土地都充满生机,让每一位同胞都能安心前行。”

很快,钟小艾发来女儿的新画:画面里,亚马逊雨林郁郁葱葱,河流清澈,印第安部落的人们与科考队员、森林警察一起种树,各种动物在林间穿梭,配文“雨林重生了,我们一起守护它”;祁同伟传来消息:“亚洲联盟已与巴西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5亿美元,建设亚马逊雨林生态监测网络、汞污染治理中心和印第安部落可持续发展基地,预计每年带动当地经济增长7%,创造1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让雨林保护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

高小凤与高小琴站在乌鲁库河岸边,望着远处连绵的雨林,胸前的二十八件信物在阳光下闪耀。李伟走过来,递上一份使馆的新文件:“下一站,要不要去北欧?驻挪威使馆传来消息,冰川融化导致北极熊栖息地缩小,当地的生态旅游也受到影响,需要你们的专业支持。”

高小凤笑着点头,目光望向远方——这条跨越山海的守护之路,没有终点。从多瑙河到赞比西河,从湄公河到五大湖,从南极冰原到刚果盆地,从苏门答腊到鲁卜哈利沙漠,再到如今的亚马逊雨林,每一段旅程都充满了挑战,却也收获着希望与感动。胸前的每一件信物,都是一段故事的见证,每一次出发,都是对守护初心的践行。

无论下一站是北欧的冰川,还是其他任何需要守护的地方,高小凤都会带着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对同胞的牵挂、对合作的信仰,继续前行。这条“世界经济发展通道”,终将成为一条连接全球、守护地球、繁荣人类的希望之路,它的光芒,会照亮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