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2)

他心知自从刘照天上一部电影在嘉禾院线上映后,因回款周期问题已与老板邹汶怀生出嫌隙。

如今双方已是竞争对手,矛盾难以调和,但那是他们之间的事,他可不敢插手这些大佬的恩怨。

他绝不会像某些人为讨好邹汶怀而给刘照天脸色看,那非但不是讨好,简直是自寻死路。

况且,说不定哪天自己还得在刘照天手下谋生呢!

因此江志强相邀时,他虽另有要事,仍抽空赶来。

刘照天望着眼前笑容可掬的胖子,也含笑致意。

江志强又指向大鼻龙:“这位是程龙先生。”

刘照天热情地打了招呼。他对大鼻龙颇为欣赏,尽管对方常犯“男人都会犯的错”,但那终究是私下达成的你情我愿。既然事关生意往来,便与刘照天无关。

况且此人后来享誉国际后,始终不遗余力为华夏奔走发声。单凭这点,就值得刘照天高看一眼。

毕竟他的傻儿子尚未开始坑爹,而男女作风问题也轮不到自己过问——他既非道德纠察员,即便真有此职,想来也与他无缘。

随后江志强逐一为刘照天介绍到场宾客。

待刘照天应酬完毕,发布会即将开始,他便与江志强回到座位。

在场宾客中,最令刘照天印象深刻的是嘉禾的邹汶怀与金公主的代表。

虽则嘉禾与金公主皆派人道贺,言谈间客客气气,但戒备与审视之意仍隐约可察。

这倒不难理解。刘照天作为电影界后起之秀,却是目前业内最富有的从业者,即便九龙雷家相较之下也略逊一筹。

身为行业巨擘,忽然大举投资,将巨额资金注入院线产业。

仅看旺角这家星耀戏院,便足以见得刘照天财力雄厚。

戏院整体结构虽未做大改,但内部设施已全面换新。桌椅板凳、墙面灯饰,乃至放映设备,皆采用最新款式。

星耀旗下其他影院,三大院线亦曾派人暗中考察,其实力绝不逊于旺角戏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这些影院皆改作二百余座的小厅模式,显然更贴合香江市场所需。

三大院线虽也曾有过改小厅的念头,但一来投入庞大,二来旗下自有影院不多,多为加盟性质。

明知此举有利,却不愿为加盟影院承担装修费用。

因此,对院线方而言,星耀院线无异于一位搅局者。

然而对那些不依附三大院线的卫星公司来说,星耀的成立却是百利而无一害。

他们不仅多了一条放映渠道,院线越多,内容提供方能争取的利益也越大。

这些人表面上是冲着江志强的情面而来,却也未尝没有借机结交星耀院线之意。

若在一年前,刘照天与沈璧闹翻之时,即便清楚出席对己有利,他们也绝不敢到场,生怕被人看在眼里,引来无妄之灾。

但如今一年多过去,刘照天不仅未见受挫,事业反倒愈发兴旺。

因此他们此行毫无心理负担。

要么是沈璧并未认真对付刘照天,要么是刘照天实力雄厚,沈璧也奈何不了他。无论哪种情形,与刘照天交好总不会错。

毕竟业内苦嘉禾已久,这才有了金公主这条新院线的诞生。

起初众人对金公主寄予厚望,但其外埠发行始终表现乏力,成为一大短板。

而当电影人重回嘉禾时,却发现嘉禾的操作愈发令人费解。

不仅有时将票房分成拖延一年半载,更常在外埠票房上做文章,制造“负利润”局面。

一旦得罪他们,便以此为由扣减票房分成。

……

嘉禾方面,两位负责人低声交谈起来。何贯昌向身旁的邹汶怀问道:“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坐着看呗。人家对手遍及香江,可如今不仅安然无恙,还越赚越多。我们虽视其为对手,但在他眼里,我们或许根本排不上号。”

“你把人家当对手,人家未必瞧得上你。”说完,他不禁露出一丝自嘲的笑容。

他在电影界打拼多年,自从离开邵氏,不仅屡屡受到邵六叔的压制,一路走来更是步步艰难。

直到遇见李小龙,经过一番运作,公司才真正有了起色。

谁知李小龙突然离世,他不得不另寻出路,最终挖掘出许氏三兄弟,凭借无数次努力与豪赌,才终于奠定其影视大亨的地位。

付出这么多,才走到今天,他实在难以想象。

而眼前这个刘照天,不过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竟已不屑与他正面对决,只推出一个代理人,来与他这位行业老手较量。

邹文怀能有今天,确实不易。正是电影,带给了他在香江的财富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