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都是职场老手,清楚老板最擅长画大饼。虽然不确定刘照天的话有几分可信,但气氛已经到这里,也只能高声回应。
老板,您放心!
刘生,我们一定会配合关总工作的。
几位主管表完忠心后,刘照天又对大家说:
我这次来主要是送关总上任。
其次也是来为大家打气。未来我们相处的时间还长,我会怎么做,大家拭目以待。
刘照天说完,最后交代了一句:公司还有会议,接下来由关总继续主持会议。
说完,他直接离开了会议室。
他知道现在没必要继续留下来。自己不在场,小秘书说话也不用顾忌,更能发挥自如。
刘照天离开丸美后,让司机送他去公司的报社。
他今天的行程确实很紧。美容机构是未来进 装和化妆品行业的基石,但目前他有精力也使不上力——因为不到正式营业,永远不知道哪里需要改进!
趁着现在还不算太忙,他打算和报社的刑总编商量如何组建时尚杂志的团队。
既然他决心大力发展美容、时尚等相关行业,自然不会放过能够树立行业权威的时尚杂志。
他对这本杂志非常重视。只要做好,不仅能填补市场空白,还能成为香江流行趋势的风向标。
当前香江市面上仅有前两年创刊的《号外》这一本涵盖多元主题的时尚生活月刊,尚未出现专门聚焦美容服饰领域的专业时尚杂志。
欧美虽有不少权威时尚刊物,却均未在香江发行。许多明星与名媛若想阅读,只能托人从海外代为邮寄。
刘照天还得知,目前一些倭国时尚杂志正计划与本地机构洽谈,准备在香江落地发行。
时尚领域如同一片待占领的阵地,若不由自己人占据,必将被他人捷足先登。后世香江服饰风格的日系化走向,便足以证明倭国此举的影响力。
刘照天筹办时尚刊物,不仅是为了争夺时尚话语权,初期也可为丸美公司扩大知名度。
他相信,一手经营杂志,一手发展美容机构,同时积极结交明星与名媛的人脉资源,不久的将来,这本时尚杂志的名媛明星专栏必不会缺少内容。
他也清楚,邀她们撰稿并非难事。这个年代,无论明星还是名媛,对于能提升影响力的机会都趋之若鹜。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文章,既能为家庭与粉丝所接受,也能满足她们对文字出版的向往与虚荣。刘照天则从中获益,各取所需,可谓双赢。
若遇到时尚感出众的人,刘照天还会尝试展开品牌合作,先推出联名款商品。若市场反响热烈,则可进一步升级为个人品牌。
这一模式最早源于后世欧美名媛与模特的运作方式:凭借家世或身材积累知名度,再与品牌商合作成立公司,借助对方渠道进行销售。其中虽有成功与失败,但品牌商往往仅投入少量资金与渠道资源,即便亏损,名媛一方也承担更多,而品牌商早已通过渠道回收成本。
尽管欧美尚未普及这套流量变现的玩法,刘照天却愿在香江率先尝试,成为这一路径的引领者。
即便这条超前之路行不通,刘照天也并不在意。只要明星与名媛能以其影响力支撑起这本杂志便已足够。毕竟,明星与名媛历来与时尚紧密相连——时尚杂志既是明星塑造高端人设的理想平台,也是名媛彰显优越地位的有效途径。
刘照天虽不精通时尚杂志的精细化运营,但他深知一条高效捷径:投入资金。通过重金聘请顶尖摄影师、主笔与总编,他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影响力迅速铺开。
只要等到影响力足够大的时候,再斥巨资在金像奖之后举办晚宴,或是明星慈善晚宴。
到时候,明星们自然会为了时尚资源主动前来。
因为,谁能登上这本杂志的封面,谁就意味着掌握了最好的时尚资源。
这些操作听起来投入似乎很大,但和综合类杂志、娱乐杂志相比,时尚杂志其实算是投入较小的一类。
除了最初一两期的开销,后续活动的经费大多由赞助商承担。
只要杂志影响力上去,所有出现在杂志上的大牌服饰和包包,都会有人免费提供最新品用于宣传。
所以,只要把杂志的名头打响,除了必要的人员开支,实际花销并不大。
再看刘照天旗下的娱乐八卦类报纸和杂志,虽然赚得多,开销也非常庞大,只能维持微利。
算一笔账就知道:一份《最佳拍档》或《A计划》的剧组泄密资料,要付给狗仔多少钱。
大鼻龙和女星进酒店的照片,又得花多少钱。
越是隐私的内容,就越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而这些内容又不可或缺,因为读者喜欢的正是这些。
否则日后香江的娱乐八卦周刊也不会卖得那么火,即便到了网络时代,魅力依旧不减。
所以说,创办一本时尚杂志,说困难也困难,说容易也容易。
除了每期要有吸引人的噱头来提升影响力,还得找到非常专业的主编、编辑、摄影师和管理人员。如果是外行来做,这些都会让人头疼。
单靠猎头公司的推荐,很容易只停留在“纸面印象”,依据的是资历和过往成就,而非近期实际表现。
而且多方人才同时招募,他们能否融合也是一个问题。
甚至,能否快速融合,更是这本刊物能否迅速打开局面、站稳脚跟的关键。
如果陷入内斗,相互消耗,三五年停滞不前,空耗资源,也是很常见的情况。
说容易,则是因为如果是行业内的人,或者对行业有所了解,找人和做事都能事半功倍。
刘照天手底下已有经验丰富的报业公司,创办一本新杂志,除了主编和摄影师需要仔细考察,其他的事都可谓轻车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