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2)

不仅要先获得香江高层的批准,还要征得媒体的同意。

“我也不认为媒体监督能让民众生活变得更好。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媒体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媒体报道的并非百姓所关心的内容,而是取决于少数人的意愿。”

结束这段发言后,记者们开始围绕菜篮子工程对香江的实际益处展开提问,

包括项目将如何具体实施。

刘照天对这类实质性问题一一作出了详细解答。

转眼两个多小时过去。

刘照天看了眼手表,说道:“接下来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发布会就将结束。”

他随手指向坐在后方的一名记者。

那名记者提问:“所有媒体均称菜篮子工程纯属虚构,且香江高层也反对该决议。您凭什么确信这项工程能顺利推进?”

刘照天面带不解地问道:“包括你在内的所有媒体都在其中吗?”

“这件事的原因,你心里应该清楚吧!”

他凝视着对方继续说道:“你闲下来也该多动动脑子,仔细想想。他们出钱收买了那么多媒体,为什么偏偏没有你?”

接着他反问道:“你是觉得香江的百姓只能听那些人摆布吗?”

“难道他们连选择便宜蔬菜的权利都没有?”

突然,后面有人高声质问:“你先前说这是惠民措施,可怎么保证能长期落实?不会变成你们临时推出、另有目的的短期行为?”

刘照天看向提问的人答道:“首先,我们会和离香江最近的粤省协调,统一采购优质蔬菜。”

“光是粤省就足以供应全香江的蔬菜需求。”

“即便出现特殊情况,我们也会请其他兄弟省份协助。”

说完,刘照天起身准备离开。

他刚离开座位,就听那人喊道:“既然难度不大,那干脆免费供应好了!”

刘照天目光转向说话的人,盯了几秒,并不回应,绕过桌子径直朝大门走去。

快走到门口时,他回过头对提问者说:“我对傻子过敏,希望下次发布会你别出现。”

其他记者也纷纷看向那人,心中有些不快。就算博眼球、抢新闻,多少也该讲究一点客观性吧!

在众人探究的目光下,提问者低下了头。

刘照天和工作人员离场后,大厅里的人们三三两两交谈起来。

大家不由得感叹:刘照天这个人确实能搅动风云。和其他发言人的一贯官方腔调不同,

他的回答既充满争议,又引人讨论。

众人也开始回想刘照天刚才提到的“菜篮子工程”。

一旦港府通过这项计划,以后买菜就能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

他们也都是普通老百姓,菜价降了,将来再发展下去,日用品价格想必也会越来越便宜。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

刘照天直接离开会场,前往领导办公室汇报当天发布会的情况。

刘照天提到,上级已发来正式书面通知,

要求他今后每日早请示、晚汇报。

今后所有面对公众的发言,以及任何金额的资金调动,都必须先提交书面报告,待上级批复后,方可立项实施。

刘照天清楚这套流程走完少说也得几天时间。投资这种事,时间就是关键。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上面的态度,几乎等于放弃他了。

虽然无奈,但只要还在这个岗位上,他就只能按规定办事。

他详细向领导汇报了发布会上的全部情况。

听到他又犯毛病、怒怼记者——这也是上面明令禁止的行为——领导直接白了他一眼。

领导没好气地说:“交代完没有?还有别的事吗?没事赶紧走,天天惹事,看见你就烦。”

刘照天笑嘻嘻地回道:“领导,我向上头申请项目,被直接否决了。”

“所以我就另外找人接手了这个项目。”

见领导一脸诧异,刘照天赶紧说:“您放心,这次所有工作人员的开销,我都给他们报销。”

看他仍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领导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你脑子是不是坏了?上面否决的事你也敢接?不赚钱还好说。”

“一旦赚了钱,你就等着被约谈吧!”

见刘照天还是一脸无所谓,要不是隔着桌子,领导都想动手打他几下。

但他还是语重心长地说:“项目停了吧!少爷,我求你别再闹了,安分点行不行?”

刘照天当然明白领导的意思,只能苦涩地说:“您以为我不知道严重性吗?但机会确实难得。”

“咱们现在的情况您也清楚,赚钱的路子基本被堵死了,没人带我们玩,还处处受打压。”

“能赚钱的项目真的不多了。这次无论如何都得拼一把。”他说得愤愤不平,又带着无奈。

“刘总啊,我这老头子真求你了,闹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你向上面服个软。”

“你一直这么拧着,连那些欣赏你的领导都不好替你说话。”

刘照天心里涌起一阵悲凉,低声喃喃:“要是上面真容不下我,我就辞职回家哄孩子,不操这份闲心了。”

说完,他长长舒了口气。

他不禁回想起这些年的工作经历。

特殊时期,他戴着面具左右逢源,也算混得风生水起。

等到那个时期过去,他想踏踏实实做些为国为民的实事时,

却发现只要做出成绩,就一定会动到别人的利益。

一路走来,成绩越来越多,职位越来越高,得罪的人也数不胜数。

成绩和仇人,几乎是成正比的。

如今,矛盾几乎已不可调和。

领导一听刘照天心灰意冷的语气,立刻着急起来:“你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