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2)

首先是一位高层直接向陈青松发问:“陈总,我们目前如此大规模收购和拿地,如果香江地产真的进入下行周期,资金链会不会承受巨大压力?我建议先消化已接手的地产,放慢节奏推进。”

陈青松随即回应:“佳宁置地本来就没有未来可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收购。只要佳宁的规模够大,就不会有人希望我们倒下。我相信,届时所有香江银行家都会站到我们这边,帮着一起说服投资者。”

这段录音流出后,不知经过何人推动,佳宁资不抵债的消息如旋风般席卷各大交易所。

陈青松很快得知此事。他回想起来,知道是谁录的音,而那人今天根本没来上班。他意识到这不是巧合,背后一定有人在操纵。

眼下最关键的不是找出录音者,而是尽快发布澄清公告,稳住股民情绪。昨天为了托市,他已经动用了大量流动资金,如今面对股民疯狂抛售,他再也无力承接,只能看着股价一路暴跌。

陈青松原计划今天再去某家银行洽谈贷款,不料这段录音的传出给了佳宁沉重一击。股价持续下探,眼看就要跌近百分之二十。

正在他沉思之际,集团行政人员前来汇报:“陈生,所有高层都已通知到位,您还有什么指示?”

陈青松语气不悦:“联系丰汇银行了吗?沈先生是否愿意为我们发声?”

行政人员回答:“陈生,沈璧回复说此事他尚不清楚,需要调查清楚后才能决定。”

陈松青心中更加恼火,对行政人员说:“行了,知道了,你出去吧。”

行政人员见陈松青一脸怒意,不敢多留,迅速离开了办公室。

陈松青在办公室稍作平复,随即走向会议室。此事必须与集团高层共同商议。

此时佳宁集团会议室里已不见往日的热烈,高层们 等候陈松青的到来。一片寂静之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

陈松青走进会议室,看着众人说道:“大家怎么了?这只是受外界一些因素影响。我们集团发展态势良好,我相信等年度报告发布后,股价一定会回升,市值也必将超越现在。”

他的话不知在座有多少人相信,但满脸愁容的绝不在少数。

下午两点三十分,佳宁集团在佳宁中心国际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

有香江记者提问:“陈生,目前集团股价持续下跌,已在股民中引发恐慌,你们是否打算救市?”

陈松青笑着回答:“我们已有计划,将与多家银行合作,联手救市。请大家不必过分担心,我们集团运营良好,盈利远超预期。”

“此次下跌只是受谣言影响的不正常波动。我相信佳宁集团的股价很快会止跌回升,甚至超越之前水平。”

沈璧一直关注着佳宁的动向。他确实不希望佳宁在这时出事——毕竟准备工作未完成,一旦佳宁崩塌,不仅怡和会受冲击,丰汇银行的贷款也将血本无归。

但他也不愿把丰汇卷入这场 ,于是让恒生银行率先发布公告:愿意配合佳宁集团回购股票。

恒生银行声明之后,多家银行陆续声援佳宁。

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才站队佳宁置业。

尽管对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存疑,但佳宁目前欠他们大量贷款,若佳宁在舆论中倒下,受损的将是这些中小银行。

他们与佳宁已是同舟共济,不容再三犹豫。

报纸刊登多家银行公告后,因香江市民的盲从心理,佳宁集团竟奇迹般地止住跌势。

见股价回稳,陈松青与各中小银行都松了口气,随即聚首商议如何进一步推高股价。

然而天不遂人愿。

次日清晨,一家小报爆出重大新闻,再次震动香江股市:

报道指香江裕民财务与佳宁集团串通财务造假,并附上详细资料。

每条每项清晰记录,文末不仅报社全体人员署名,更强调愿为报道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交易所股民素有读报习惯,见此报道无不大吃一惊——以往新闻多模棱两可,生怕收律师函。

根本不会如此笃定。原本就对佳宁心存疑虑,这次的财务造假彻底击碎了股民心中最后的防线。

于是人们纷纷开始抛售手中的佳宁股票。

陈青松看到新闻标题后,明白这是针对他的第二波攻势。

但当他读到文末列出的证据时,不由得脊背发凉,冷汗浸湿了衣衫。

不仅是陈青松,佳宁的高层管理人员也看到了这篇报道,他们清楚这记重击正好打在了佳宁的要害上。

此时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尽快与佳宁集团划清界限,避免被其拖累。

于是他们也纷纷开始减持佳宁的股票。

在股民和股东的双重压力下,佳宁股价一泻千里,相较于前几天的最高市值,已然腰斩。

披露佳宁财务造假的这家报社,当日销量暴增六七倍,从一家日销仅数千份的小报,一跃卖出四万多份。

其他报纸见状,虽接到多方警告,却也不愿错过这波流量,相继加入报道佳宁置业内幕的行列。

不知是有人故意泄露,还是各大媒体深挖所得,更多佳宁交易的内幕陆续被曝出。

尽管未有定论,但无风不起浪。所有持有佳宁股票的股民再也坐不住,纷纷加入抛售行列。

刘照天坐在交易大厅的角落,望着哀鸿遍野的人群。

他虽感可悲,却不觉意外。这两年香江经济繁荣,股市行情高涨,不少人靠炒股发财,终日山珍海味,夜夜笙歌,却少有人记得入门时那句警言: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