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从长相来看,两人都算顶级美女,但各有各的审美。喜欢她的,自然也有特别喜欢于海棠那一类的。一时之间难分高下。

于海棠个子很高,约有一米七二。而尤凤霞则有一双三十六码的秀足。

于海棠很红,在电台地位也高;尤凤霞工作虽不如她出色,但女人何必要那么好的事业?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同样能拥有世界。

尽管比较起来,自己并不占优,

可尤凤霞明白,男人总是喜新厌旧的。趁自己还新鲜时,必须尽快拿下刘照天。

然后赶紧怀上孩子,这样他就不会腻了之后抛弃自己。

刘照天并不知道尤凤霞的心思,就算知道也不在意。

今天他享受了左拥右抱、如同皇帝般的待遇,若是再三心二意,那还算是男人吗?

第二天,两位败下阵来的姑娘都苦涩地摇了摇头。

她们又怎会知道,如今的刘照天堪称世界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哪里是她们两个能征服的。

与她们的沮丧相反,刘照天今天精神焕发。

上班路上,谁和他打招呼,他都笑眯眯地回应,有时还会停下聊几句。

大家都觉得奇怪:刘厂长捡到钱了?怎么这么高兴?

虽然刘照天平时对工人也不错,但从未像今天这样有耐心,还专门停下闲聊。

与刘照天的轻松愉快不同,

高层领导们为他的去留问题,以及离开钢铁公司后的去向,吵得面红耳赤。

几天后,刘照天的调令总算下来了。

根据调令内容,刘照天同志即日起卸去在京城钢铁公司的全部职务,并前往商务部门报到。

这份看似简单的调令,其实是多方协商、反复斟酌后的结果。

刘照天在京城钢铁公司工作多年,一直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经过几轮改革和调整,公司业绩遥遥领先,把第二名武钢远远甩在身后。

原本刘照天手握重权,地位稳固。但在不少人投诉他之后,纪律委员会曾专门对他展开调查。

结果发现,除了生活作风上可能有点瑕疵,刘照天在经济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纪律委员会拿着“放大镜”查了一遍之后得出的结论。

生活作风问题,一般不足以动一个位高权重的人。通常是在其他问题严重时,才拿来作为附加的“点缀”。

而刘照天之所以能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正是因为他自己不贪,以身作则,带动了整个公司的风气。

在公司内部,就算有人想贪污受贿,也几乎不可能实现。多年以来,刘照天已经把制度完善得几乎没有漏洞。

但按照他建立的制度,每个人其实都只是公司运转中的一颗“螺丝钉”。

刘照天卸任后,本来有不少人争抢厂长这个位置。

可当一些人了解清楚公司的制度后,大部分人就主动放弃了。

他们本来图的是这个职位的权力,想借此谋取私利,但了解实情后,只能选择退出。

所以,如果下一任厂长想以权谋私,就必须打破现有制度。

可一旦制度被破坏,京城钢铁厂和其他企业还有什么区别?肯定会迅速失去优势,沦为平庸。

因此,现在还愿意争取这个岗位的,多半是来“镀金”的。

大家都认为这是个理想的镀金去处——厂长不用操心具体事务,也不用做什么决策,基本上就是个签字的“工具人”。

刘照天自己对这次调动是欢迎的。他在钢铁厂待了这么多年,前期忙着建立制度,后期其实挺清闲。

他也不敢再推动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光是之前那一轮,就时不时有领导收到关于他的举报信。

卸任第二天,刘照天就去商务部门报了到。

商务部门虽然成立已久,但因为华夏外汇储备一直不多,始终没什么施展空间。

后来刘照天的钢铁公司研发出多种特种钢材,凭借可靠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已在第三世界国家打开市场,逐渐取代了原有钢铁巨头的份额。

许多外国企业感到困惑:为何相似品质的钢材,刘照天的售价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后来他们明白,这主要得益于人力成本的优势。在华夏,高级工程师的月薪仅百元左右,而国外普通工人的工资已是这个数字的几十倍。

华夏钢材不仅质量过硬,还因人力资源充足,售价几乎与国外厂家的出厂价持平。所以有句话虽然直白,却道出了实情:“一旦华夏掌握某项尖端技术,就能把它变得像白菜一样便宜。”

刘照天在商务部负责与前任进行工作交接,主要涉及各类采购文档,包括设备采购的进程、用途及原因等。交接文件装了十几个箱子,看得他有些头疼。

他没有选择进入谈判相关部门,而是来到设备采购部。虽然有些后悔,因为文件实在太多,他还是耐心地逐页翻阅。这也是领导所期望的安排,毕竟刘照天之前并未展现出特别的谈判能力,尽管他口才不错、处事得体,但谈判需要更专业的技能。

于是,刘照天重新投入与机械设备相关的日常工作。与之前在钢铁厂追求产量、面向国内外销售不同,设备采购部的主要任务是支出——负责使用外汇采购全国各地工厂急需的设备。

各地上报的采购申请纷至沓来,驻京办代表们手段多样,苦肉计、美人计、暗度陈仓等层出不穷,各显神通。刘照天理解他们的苦衷,但外汇储备有限,他必须格外谨慎,不敢有丝毫大意。事实上,光是采购国外文献就用掉了超过一半的外汇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