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S+评价与星火百年(2 / 2)

“泠然,”他走向她,声音温和,“我来自另一个世界,我的领地正在建设,那里同样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无限可能。我真诚地邀请你,与我同行。你的知识,你的力量,你的智慧,在那里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泠然抬起头,银色的发丝在晨风中微动。她看着苏源,眼中没有太多惊讶,只有一种了然和坚定的光芒。她早已从苏源偶尔流露的蛛丝马迹中猜到了一些。

“老师,”她清澈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您带我离开了垃圾场,为我打开了星空的大门。您在哪里,我的路就在哪里。我愿意跟您去任何地方。”

苏源点了点头,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不过他还是纠正道:“你不用叫我老师,课堂叫我老师没问题,平常还叫就生分了,况且我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泠然笑了笑,依然不改:“好的,苏源老师。”

没有过多的仪式,苏源登上运输车,泠然抱着她简单的行囊——主要是她自己的研究手稿和那本《新纪元启蒙读本》——坐进了副驾驶。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车辆缓缓启动,驶出灰堡,向着远方的荒野而去。

马修、罗根等人站在原地,久久凝视着车辆扬起的尘土,直到它变成一个黑点,彻底消失在视野尽头。

就在车辆驶入一片废弃矿区,远离所有人视线之后,苏源和泠然同时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笼罩了车身。周围的景象开始模糊、扭曲,如同水中的倒影被搅乱。下一秒,强烈的失重感传来,运输车连同车内的两人,已然从这片废土上彻底消失。

……

苏源的离开,并未使第七大区的火焰熄灭,反而如同撤去了守护幼苗的温棚,让它必须独自迎接风雨,从而长得更加坚韧。

接下来的数十年,是天启联邦风起云涌的时代。

第七大区,更名为“大同共和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革命熔炉”和“思想灯塔”。他们并未急于军事扩张,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内部建设与发展。符文科技普及到田间地头,源血矿脉被高效利用,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更重要的是,“大同思想”通过秘密印刷的报刊、潜入各地的“大同委员”、以及口耳相传,如同无声的流水,渗透进其他大区的每一个角落。

工厂的工人们在秘密集会上,听着来自第七大区的广播,知道了“八小时工作制”和“劳动保障”。种植园的农奴在夜深人静时,传阅着皱巴巴的《启蒙读本》,心中燃起对“土地归于耕者”的渴望。甚至连联邦军队的下层士兵中,也开始流传“为谁而战”的疑问,当他们得知第七大区的士兵被称为“人民子弟兵”,享有荣誉和尊严时,内心的动摇日益加剧。

革命不再仅仅是武装斗争,更是人心的战争。当其他大区的革命军发动攻势时,他们常常发现,前方的敌人阵线后方,已然出现了工人罢工、农民抗租、甚至小股联邦部队阵前倒戈的景象。民众为他们带路,为他们提供情报,为他们掩护。联邦军的士气在“为何而战”的迷茫和后方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中土崩瓦解,而革命军则因拥有崇高的理想和民众的支持,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战争的进程,从最初的零星火花,到后来的燎原烈火。一个个大区在内部瓦解和外部进攻的双重压力下,相继被解放,并按照“大同协会”的模式进行改组。旧联邦的统治基石,在思想与民心的洪流冲刷下,彻底崩塌。

百年时光,悠悠而过。

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土,如今已被大片的绿色农田和规划整齐的城市所覆盖。高耸入云的建筑不再依赖压迫女巫获得的魔晶,而是依靠清洁高效的符文-源血能源塔。街道上,人们面色红润,行色从容,孩童在公园里嬉戏,学校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在首都中央广场上,矗立着一组宏伟的雕像。马修、罗根、影鼠、泠然……以及站在稍前位置,目光睿智而深邃的“先驱者苏源”。雕像的基座上,铭刻着《新纪元宣言》的核心篇章。

广场边缘,一所学校正组织学生前来瞻仰。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仰头看着苏源的雕像,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先驱者苏源,后来去了哪里呢?他真的回到了星星上吗?”

年迈的老师扶了扶眼镜,慈祥地笑了笑,指着远处高塔上闪烁的、如同星辰般稳定的符文光芒,又指了指孩子们手中捧着的、阐述着平等与真理的课本。

“他来自哪里,又去了哪里,并不重要,孩子。”老师的声音温和而充满力量,“重要的是,他为我们带来了火种,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你看,这遍布大地的光芒,这每个人脸上安详的笑容,这不用害怕饥饿与压迫的生活……这就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

阳光洒在广场上,照耀着雕像,照耀着求知的孩子,照耀着这个终于挣脱枷锁、在废墟之上重获新生的文明。星火已燃,终成燎原之势,照亮了历史,也通往了未来。

感谢 咕咕要咕咕 的多次发电支持

感谢 催更+99 的发电支持

感谢 旅行的愚者 的发电支持

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