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奴商至与讨价还价(2 / 2)

哈桑似乎早有准备,也不生气,笑嘻嘻地说:“这位军爷,话不能这么说。您去大城市里打听打听,那些角斗场或者大贵族家里买上好的奴隶,哪个不是两金币、三金币起?我这价格,已经是看在领主老爷面子上,给的公道价了!您看看这些货色,”他随手一指车上几个相对健壮的男人,“都是能干活的好手!”

苏源心里清楚这奸商肯定有巨大利润空间,但他对行情确实不了解。他沉吟了一下,发挥【领袖气场】的效果,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哈桑头领,你的‘公道’,和我理解的恐怕不太一样。我这里是开拓领地,需要的是踏实肯干的劳力,不是去打仗或者表演角斗。”

他指了指车上那些人:“而且,你的‘货物’也并非都是‘好手’。女人、孩子、老人,这些在你手里恐怕也不好脱手吧?不如这样,我们做个长期生意。这次你给我个实在价,以后你的商队路过,我这里可以作为你的一个补给点和销售点。”

哈桑眼珠转了转,心里快速盘算。他当然不会告诉苏源,这些奴隶的“进价”低廉得可怕,一金币的报价利润已经超过七成。但他也看得出,这个年轻的领主不好糊弄,而且对方提出的“长期合作”有点吸引力,这荒山野岭有个固定补给点确实不错,毕竟这条商路正在开发中,以后肯定会常来。

“这个……”哈桑装作一脸肉痛的样子,“领主老爷,您这是要我的老本啊……罢了罢了,就当交个朋友!男人,一金币就一金币,不能再少了!女人和半大孩子,算您八十银币一个!老人和孩子……五十银币!这真是底价了!”

苏源知道这远不是底价,但考虑到当前急需人口,而且对方松了口,便见好就收。他最后指了指那几个看起来超过四十岁、瘦弱不堪的老人:“哈桑头领,这几个人,我看你带着也是累赘,不如做个添头送给我,下次你来,我优先买你的好货。”

哈桑嘴角抽搐了一下,心里骂了句小狐狸,但面上还是挤出笑容:“成!领主老爷会做生意!就这么说定了!”

最终,苏源花费了185枚金币,购买了102名奴隶(其中壮年男奴35人,女奴及少年40人,老人儿童27人,最后那5个最老的算是“添头”)。算上购买奴隶招募卡的花费,总共385金币。

交易完成,哈桑拿着沉甸甸的钱袋,心满意足地带着商队继续上路,临走前还热情地表示下次一定带“更好的货色”来。

看着眼前这群茫然、恐惧、衣衫褴褛的新领民,苏源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如何让这些人融入领地,成为建设者而非负担,是接下来更严峻的考验。

“老高,”他对高强说,“安排人带他们去隔离区,先清洗、检查身体、给点吃的。把领地的规矩跟他们讲清楚。”

劳动力的问题,算是用这种并不完美的方式,迈出了解决的第一步。

对于奴隶,是不可能让他们一下获得自由民身份的,太过容易得来的东西,人往往不会珍惜。只有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