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看着欣喜若狂的父母,心里也充满了暖意和自豪。这份荣耀,是对他们一家正直和勇敢的肯定!
然而,喜悦之余,沈清辞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她深知,这份荣耀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沈记彻底站在了明处,赢得了官方的认可和乡邻的尊敬,但也可能让他们成为暗中敌人更加忌惮和仇恨的目标。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沈记铺子的生意迎来了一个空前的高峰。许多并非为了买卤味,而是专门前来道贺、甚至只是想看看“受了官府嘉奖”的沈家人长什么样的百姓,络绎不绝。铺子门口时常围着一群人,议论纷纷。
“瞧瞧,就是这家!闺女可厉害了!”
“以后买卤味就认准沈记了!人家可是得了里正大人夸的!”
名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也带来了烦恼。周氏和沈厚德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沈清辞则更加谨慎,对每一份售出的卤味都严格把关,生怕出一点差错,辜负了这份荣耀。
这天傍晚,好不容易送走最后一位客人,一家人累得瘫坐在院子里。周氏揉着酸痛的腰,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累是累了点,可这心里……踏实!”
沈厚德数着钱匣子里比往常多出不少的铜钱,憨厚地笑:“是啊,日子有奔头!”
连小沈安都拍着手说:“爹,娘,姐,咱们家是不是成英雄啦?”
沈清辞看着家人满足的样子,也笑了,但心里那根弦始终绷着。她想起阿福之前的提醒,想起那个神秘的“隆昌货栈”,想起河边那些消失的黑影……风波只是暂时平息,隐患并未根除。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敲响。来的竟是多日未见的阿福。他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笑容,手里提着一包点心。
“沈姑娘,沈老板,沈大嫂,恭喜。”阿福将点心递给周氏,“少爷听闻贵府受官府嘉奖,特命我送来贺礼。”
“哎呀!陆公子太客气了!这怎么敢当!”周氏受宠若惊地接过。
沈厚德也连忙道谢。
阿福又看向沈清辞,笑容微深,压低声音道:“少爷还让带句话:姑娘此番‘守正’之功,已得明证,可喜可贺。然,‘树大招风’,姑娘如今名声在外,更需谨言慎行,尤其……需留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沈清辞心中凛然!陆景珩这是在提醒她,荣耀的背后,是更大的风险!她郑重地点点头:“清辞明白,多谢陆公子提点。”
送走阿福,沈清辞站在暮色中,看着自家那块崭新的“沈记卤味”招牌在夕阳下泛着光。她知道,未来的路,并不会因为一次嘉奖而变得平坦。相反,她和她的小铺,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只是,下一阵风,会从哪个方向吹来?又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她抚摸着怀里那锭冰冷的官银,目光投向远方,心中充满了未知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