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货栈”那场看似诱人实则陷阱的“大单”试探,像一阵阴风,虽然被沈清辞果断挡了回去,却让沈家二房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暗处那双眼睛的冰冷和耐心。对手不再强攻,而是像蜘蛛织网般,悄无声息地从四面八方缠绕过来,让人防不胜防。
接下来的几天,沈家铺子周围的气氛,透着一种诡异的“平静”。那个爱打听的货郎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对面街角,和过往行人聊得热火朝天;几个面生的面孔还是会偶尔在铺子前驻足,买上一点卤味,眼神却飘忽不定;甚至连老宅那边,也彻底没了动静,王氏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反而比直接的冲突更让人心慌。周氏每次去杂货店买盐,去豆腐坊取豆腐,都感觉背后有眼睛盯着,回来总要跟女儿嘀咕半天。沈厚德劈柴时,也总忍不住往院墙外瞟,手里的斧头都慢了几分。
“阿辞,这天天提心吊胆的,啥时候是个头啊?”晚饭桌上,周氏看着一桌饭菜,没什么胃口,唉声叹气地说,“咱这日子,过得跟做贼似的。”
沈厚德闷头扒拉了两口饭,瓮声瓮气地接话:“我看,还不如真刀真枪干一架痛快!这阴戳戳的,憋屈死人!”
连小沈安都察觉到家里的低气压,乖乖吃饭,不敢像平时那样叽叽喳喳。
沈清辞心里也像压着块石头,但她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她给父母各夹了一筷子菜,语气尽量轻松:“爹,娘,急也没用。对方就是想看咱们慌神,咱们偏不让他们如意。该吃吃,该喝喝,该干活干活,咱们越稳当,他们越没辙。”
话虽如此,但如何破局,她心里也没底。主动出击?敌暗我明,无异于以卵击石。被动防守?只能永远处于挨打地位。这种僵持,最是消耗人的心志。
就在沈清辞一筹莫展之际,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降临。
这天下午,天色有些阴沉,铺子里没什么客人。周氏在院里浆洗衣服,沈清辞则在灶房清理灶台。忽然,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有节奏的叩门声,不是熟客那种大大咧咧的拍打,而是带着某种克制。
周氏警惕地停下手中的活计,扬声问:“谁呀?”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沈大嫂,是我,阿福。”
阿福哥?他怎么这个时辰来了?周氏和从灶房探出头的沈清辞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周氏赶紧擦擦手,上前开门。只见阿福站在门外,手里没提任何东西,脸色平静,但眼神比往常略显深沉。
“阿福哥,快请进,可是陆公子有何吩咐?”沈清辞迎上前问道。
阿福却没有进门的意思,只是站在门槛外,目光快速扫过院内,确认只有周氏和沈清辞二人后,才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说:“沈姑娘,沈大嫂,少爷让我来传句话。话不多,就八个字,请姑娘务必记牢。”
八个字?沈清辞和周氏的心都提了起来,屏息凝神。
阿福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静、观、其、变,守、正、出、奇。”
静观其变,守正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