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华听出了曹妈妈话中的怀念,她想,要不要今年也在村里办个大席呢?
“咱们今年在村里办个大席吧!”
曹妈妈眼睛亮了一下,又暗了,摇了摇头,“不是喜事,不是生日的,让人笑话,有钱烧的!”
曹丽华倒是下定了决心,“那怕啥!现在的酒席跟过去的大席可差得远了!
就不兴咱们怀旧啦!咱们曹家人现在在村里的也没几家了,就办个三天的流水席,让孩子们也看看咱以前吃的细糠!”
曹妈妈笑她:“什么细糠粗糠的,你们就没吃过糠!你还真是有钱烧的呀!”
曹丽华给解释了一下网络上的哏,曹妈妈和秦李氏都说,有些东西确实不如以前了!
两个人的共同话题,让几个小孩也听的津津有味,哦~,啊~,原来是这样的吗?都没见过,真的吗?
曹丽华看着孩子们也像她小时候一样,蹲在老人膝边听讲古,听得入神和向往!
以前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活动,听老人讲故事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了。
上了年纪的人,好像都很喜欢讲故事,曹丽华觉得很多都是他们自己编的,还非要说是亲眼看见的!
曹丽华小时候还有个最喜欢吓唬小孩的二爷爷,他最喜欢讲的是鬼故事,女孩子胆小,但又被那种光怪陆离的世界所吸引,又怕又想听的,她会躲在哥哥的背后听,害怕了还会掐哥哥的肉!
现在想想,眼睛不看,只留耳朵听,那种恐惧好似成倍放大了!因为脑子会不由自主的出画面!
有一次听了一个血手印的故事,晚上回去做噩梦了!
二爷爷就被家里长辈骂了!以后给他们小孩说故事,就不会说那些太吓人的了!据说男孩子们听的就是最吓人的版本!
人老了,一回忆起往事,就会越想越多,越扯越远!
要办大席,要做得事还真多!首先要把厨子定下来!
现在要找做以前那种大席的厨师,还真挺不容易的。以前的老师傅早都不做了,现在的新师傅们,就会偷工减料,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成本低怎么来。
有些地方已经没有会做大席的师傅了,很多自己创业开饭店了,那种传统菜式已经不流行了。
刚好桂花来了,“咱乡里还有会做大席的师傅吗?”
桂花好奇她问这干啥,“有啊,人家那还是家族产业,女承父业了。你想干啥?”
“我过年想在村里办三天大席,你也知道我们家本来就人多,今年事情也特别多,我妈说起以前曹家人过年的时候,在祠堂办大席。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村里都是远亲了,很多孩子也不认识本家人,我就想出钱办一个。
老人那么大岁数了,想见见亲戚,只有在酒席上才能见到,有时候因为时间和工作的原因,礼到了人也没见到。
难得她有想要的东西,想吃个大席,我还不能满足吗?
况且我也想吃了!想起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吃席,都规规矩矩的,怕给家里丢了面子,怕人说那谁谁家的丫头没礼貌,不懂规矩,都装的特别好,但那些菜也是真香呀!”
桂花点头,“你还真别说,那时候去吃席,都能吃的饱饱的回来,现在去吃席,回来还得泡袋方便面吃,因为没吃饱!”
两人笑得合不拢嘴,区别有点儿大呀!
桂花说:“我知道一个范大厨,是个女的,去年还在乡里办席呢,现在好像也自己开店了。
不知道人家现在接不接活儿了?
你哪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