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留在同心镇(2 / 2)

她自己种粮食,做工,也能赚钱,她的钱都帮助别人了。

村里也有孤儿或者生活困难的孩子,她都帮,她喜欢帮助孩子,她说就像看到自己儿子一样。

乔木回来,很快修好了车,她们跟着桂英婆婆去她家。

越走路越偏,天也渐渐黑下来,周围黑的没有一点光,车灯照着前面的牛和人,显得牛的影子特别大,人特别小,恍恍惚惚的光,把影子拉长又拉扁,场景一下子变得光怪陆离起来。

在四个退伍军人提高警惕,曹丽华也在心里打鼓的时候,前面豁然出现了大片的灯火人家,房屋建筑,提着的心一下子放下了。

村里走出一个人来,是个中年男人,“桂英婆婆,你咋个领人走小路克,天都黑掉了!”

毕桂英大声回答,“她们是租我家房子的人,明天再去村委会登记,我要赶紧回家做饭克,让你阿妈来帮忙。”

男人大声答应一声,立刻跑走了。

车子只能放在村里的广场,房子大部分依山而建,层层向上,靠近广场的一面,也有新的楼房,现代和经典共存。

跟着桂英婆婆继续走,刚开始路还很宽,慢慢的变窄,渐渐的就是石头路了,曹雪已经背起了曹妈妈,曹丽华拄着妈妈的龙头拐杖。

天气已经彻底黑了,只有路边房子的灯光依稀照着路,桂英婆婆健步如飞的走着,曹家人吃到了出来旅游的第一次苦。

路难走又黑,几个小孩拉着姐姐们的手,也没有叫苦。

慢慢的房子越来越稀少,模糊看见都是平顶的房子。

终于到了,大概也是到了村尾的位置,曹丽华其实已经有点后悔了,她有点想当然了,觉得毕桂英不是一个坏人,就没好好想一想自己这老的老,小的小的,是不是适合这里。

毕桂英推开门,拉开灯,房屋的布置一下子打消了曹丽华的顾虑,它很温馨舒适,完全能够看得出来,装饰这个家的人的用心。

屋里的梁枋、拱架、门窗隔扇等雕刻有牛羊头、鸟兽、花草等图案,以及对称均匀的连续四方雷纹等几何图案

还是彩绘的,色彩鲜艳,为这室内增添了浓郁的民族色彩。

她们进来的是堂屋,靠墙壁左侧有个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称为“锅庄”,锅庄上方是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用于烘烤食物的。

锅庄石上还雕刻着怪兽神鸟、卷草花木等传统图案,这是彝族的土掌房!

火塘是土掌房的核心区域,一家人常围坐于此,充满温馨氛围。

现在的传统也与现代结合了,放了一套沙发。

家具是木制的,墙上还有一个电视。

两边房间是卧室,布置的很简单,条纹土布的床上用品,素淡温馨。

楼上还有两个卧室,剩下的就是杂物间。

都有被褥生活用品,简洁明了。

最没想到的是,房子里面有两个厕所,一个在最大的卧室,一个是公共卫生间,里面可以洗澡洗漱。

房子外面还有旱厕,因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村里的卫生情况还是不错的,毕桂英说,旱厕也很干净。

她自己的房子也紧挨着这个房子,那边也可以匀出来两间卧室,够她们这么多人住的。

曹丽华说明天起来看看周围环境再说。

桂英婆婆去她的房子做饭去了,说是很快的,让她们先洗漱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