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问题立刻摆在了同盟最高决策层面前。
如何回应?
魔主的态度最为激进:“还等什么?当然是干他娘的!老子正好手痒!那个‘荒芜挽歌’听起来最惨,坐标也有了,先派一支精锐舰队过去,会会那个‘噬界者’!咱们刚打赢‘编剧’,士气正旺,正好拿这些掠食者开刀,也让‘海’里的其他家伙看看,咱们这灯塔,不光能亮,还能砸人!”
他的提议充满了诱惑力,尤其是对刚刚经历大战、信心爆棚的军方势力而言。
但艾拉保持着冷静:“魔主,你的勇气可嘉。但我们必须谨慎。我们对‘叙事之海’的了解依旧有限,对‘噬界者’这类敌人的具体实力、攻击方式一无所知。贸然派遣主力远征,风险极高。这甚至可能是一个针对我们这座‘新灯塔’的陷阱。”
“难道就见死不救?”魔主反驳。
“非是见死不救。”空衍大师接口道,“而是需寻其法。我等着刚稳固自身,犹如大病初愈,不宜即刻劳师远征。且众生平等,眼前求救者众多,若只助其一,对他者岂非不公?亦可能引火烧身。”
争论在高层意识网络中激烈进行。
最终,一个相对稳妥的初步方案被提了出来:
1. 建立标准化回应协议: 对所有接收到的求救信号,发送一份通用的、非承诺性的回应。内容包括:表明同盟宇宙“灯塔”身份,传达《希望宣言》的基本精神(自由、可能、互助),提供基础的、低消耗的“叙事稳定锚点”生成技术(基于林风“永恒之锚”的简化版),并收集更详细的危机情报与对方文明的具体需求。
2. 启动“先驱者”计划: 组建小规模、高机动性、具备强隐匿和自持能力的“叙事探索小队”。其任务并非直接参与救援,而是前往求救信号源所在的“叙事象限”进行侦察,评估危机真实性、规模以及潜在风险,为后续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3. 强化自身“灯塔”功能: 加速消化埃忒尔遗产,升级“灯塔站”的接收与发送能力,尝试建立更稳定、更安全的信息交流通道。同时,在同盟内部进行动员,准备应对可能因“灯塔”曝光而引来的、不仅仅是求救者的其他“目光”——或许是好奇,或许是…新的敌意。
方案被迅速通过并执行。
第一份来自同盟“灯塔”的、承载着《希望宣言》精神的广播信息,被放大功率,朝着已知的求救坐标,以及更广阔的“叙事之海”发送出去。
信息的内容,经过精心的措辞,既表达了同情与愿意提供有限度帮助的意愿,也明确说明了同盟自身尚在发展阶段的能力限制,并附上了基础的“叙事稳定锚点”技术资料。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宣告,也是一次试探。
信息发出的瞬间,“灯塔站”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仿佛能感觉到,那道凝聚了同盟意志的光芒,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向着未知的远方扩散而去。
他们不知道会迎来什么样的回应。
是更多急切的求救?
是沉默的观望?
还是…掠食者被吸引而来的狰狞目光?
魔主抱着手臂,望着主屏幕上那不断向外扩散的信号波纹,咧嘴一笑:“饵已经撒出去了,就看先咬钩的,是可怜的小鱼,还是想吃灯油的臭虫了。”
艾拉没有言语,她的目光穿透层层空间,仿佛看到了那无尽“叙事之海”中,刚刚亮起的、属于同盟的灯塔之光,以及光芒周围,那涌动着的、充满了希望与危险的……无垠黑暗。
同盟宇宙的故事,终于不再局限于自身。它的篇章,已经与那浩瀚的“叙事之海”,与其中无数沉浮的世界的命运,紧密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
远方来信,是求助之声,也是……新时代的号角。
(第143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