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宇新生联邦”的雏形,如同巨石投入沉寂多年的死水,在残存的宇宙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这个由数个庇护所基于最朴素生存需求而建立的松散联盟,其意义远超一纸简单的互助协议,它标志着破碎的文明开始尝试将分散的指骨攥成一个拳头,尽管这个拳头还显得那么稚嫩和布满裂痕。
协调议会的日常与挑战
协调议会的虚拟会场,成为了新生联邦最活跃,也最“嘈杂”的地方。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代表们,在这里进行着无休止的讨论、争辩与妥协。
· 资源分配之争:“铁砧”庇护所的代表,工程师莉亚,以详实的数据论证着为何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应将更多资源倾斜于“希望级”探索船的批量建造,以扩大生存空间和资源采集范围。而第七庇护所的代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修士,则强调“感物道”的普及与深化对于稳定宇宙环境、从根本上消除法则伤疤的长期重要性。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激烈。最终,在空衍提供的、基于风险与收益的多维度模型推演下,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资源适度向探索计划倾斜,但同时必须保证“感物道”基础研究的必要投入。
· 技术标准之困:当各庇护所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时,缺乏统一标准的弊端暴露无遗。能量接口的制式、信息编码的协议、甚至长度和质量的基本单位都存在差异。一次简单的设备对接都可能引发兼容性灾难。建立一套联邦通用的基础标准体系,成为了迫在眉睫却又极其繁琐的任务,涉及无数技术细节和各方利益的权衡。
· 人才流动之始:尽管物理上的远距离航行依旧困难,但通过空衍网络进行的“知识移民”和“远程协作”已经开始。一位在灵能庇护所郁郁不得志的理论家,其关于多维空间结构的论文在“铁砧”庇护所引发了轰动,被莉亚团队高薪(以能源和稀有材料计价)聘请为远程顾问。第七庇护所一位年轻的“感物者”,其独特的能量安抚技巧,通过虚拟实境教学,吸引了其他庇护所的修行者付费学习。一种基于知识和技能的、初级的“市场经济”雏形,开始在联邦内部悄然萌芽。
这些纷争与磨合,虽然耗费心力,却也是联邦活力与生命力的体现。文明正是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中,得以发展和升华。
“希望号”的首航与发现
就在协调议会为各种内部事务焦头烂额之际,“铁砧”庇护所倾力打造的“希望号”探索船,在经过数次近域试航后,终于开始了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前往未知星域的远航。
莉亚亲自担任舰长,阿石作为特邀的“感物道”顾问随行,负责应对可能遇到的未知法则风险。他们的目标,是前往一个遥远的、根据旧星图标记可能存在宜居行星的星系,并沿途测绘宇宙环境的现状。
航行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他们遭遇了狂暴的离子风暴,依靠莉亚团队的应急改装和阿石引导能量偏转才艰难渡过;他们穿越了一片诡异的“认知迷雾区”,飞船仪器一度全部失灵,是阿石凭借灵觉指引方向才得以脱离;他们也发现了一些小型的、富含稀有矿藏的小行星带,为联邦带回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源数据。
最终,他们抵达了目标星系。然而,那里并没有预想中的宜居行星,只有一片死寂的残骸——整个星系仿佛被某种巨大的力量从内部引爆,星辰破碎,法则混乱,只留下一个不断散发着悲伤与毁灭余波的中枢黑洞。
但就在这片死寂之地,“希望号”的深层空间传感器,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却规律性重复的非自然信号!信号源,似乎就隐藏在那危险的中枢黑洞的引力边缘!
是某个失落文明的最后遗言?是某种未知宇宙现象的规律性波动?还是……更糟糕的,某种潜伏威胁的信标?
莉亚和阿石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一丝难以抑制的好奇。联邦面临的第一个外部未知挑战,似乎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