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三:共同防御与决策效率
面对幽紫舰队与噬星古兽的双重威胁,联合防卫军的指挥体系虽已建立,但在涉及跨星域大规模行动、战略资源调配等重大决策时,往往因各方掣肘而效率低下。
“需要建立一个更具权威的、能够快速做出战略决断的常设机构!”霍恩元帅沉声道,他的声音带着战场统帅的切肤之痛,“战争,不给我们没完没了开会的时间!”
但如何组成这个机构?权力如何分配?监督机制如何建立?每一个问题都牵扯着各方的核心利益与敏感神经。
艰难的共识与革新萌芽
会议在激烈的辩论与反复的磋商中持续了数日。分歧依旧巨大,但一些基本的共识,也开始在博弈中艰难地萌芽:
1. 承认多样性: 默许了星火联合体事实上的存在,并原则上同意,未来对于类似符合一定标准(如拥有独特文明特质、能为“曦宇”整体做出贡献、并愿意遵守基本公约)的新兴实体,应给予一定的承认与生存空间。关于公民身份的界定,则倾向于采用更灵活的“属地+文化认同”复合标准,而非纯粹的出身论。
2. 建立新平台: 决定在现有“跨星域联合研究委员会”和联合防卫军总部之外,成立一个更高级别的 “曦宇联席会议” 作为常设议事平台。其成员不仅包括九大星域,也将为达到标准的新兴文明实体、主要殖民区代表以及重要领域的非官方专家预留席位。会议负责商讨涉及宇宙整体的重大战略、法规与资源分配原则。
3. 优化决策机制: 在联席会议框架下,设立一个由各方代表按比例组成的 “执行委员会” ,负责处理日常紧急事务与执行联席会议决议。在遭遇明确外部入侵等极端情况下,授予执行委员会(需达到特定多数同意)临时特别授权,以提升危机应对效率。
4. 推动资源改革: 启动对现有资源分配体系的全面评估与改革,试图建立一套更注重实际贡献(包括军事、技术、知识、生态等多维度)、并适当向弱势与发展中区域倾斜的新方案。
这些共识远未完善,许多细节有待填补,执行起来更是阻力重重。但它标志着,“曦宇”宇宙的治理,开始从单纯依靠天道仲裁与星域自治的松散模式,向着一种更具包容性、也更制度化的多元共同体方向,迈出了蹒跚却关键的第一步。
联席会议在一种疲惫而充满未知的气氛中暂时休会。
旧的秩序正在松动,新的规则尚在襁褓。
而在所有人视线之外,星链预警系统控制中心,一名值班技术员正惊恐地看着屏幕上刚刚捕捉到的一段来自深空、规律性无比清晰、却充满恶意的信号,颤抖着手按下了最高等级的警报按钮。
内部的秩序革新刚刚启程,外部的威胁,却已发出了更加清晰的叩门声。
(第129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