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 > 第1287章 知识融合,技术跃迁

第1287章 知识融合,技术跃迁(1 / 2)

“跨星域联合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如同一剂强效催化剂,注入了“曦宇”宇宙原本因隔阂而相对独立发展的各大文明体系之中。尽管最初的合作带着几分天道威压下的不得已与彼此提防,但当来自不同星域、秉持截然不同世界观的顶尖头脑,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坐在一起,笨拙地尝试理解彼此的语言、逻辑与方法论时,知识壁垒被强行打破所迸发出的火花,远超任何人的预期。

突破一:法则共振理论与蚀文抑制场的诞生

对“蚀文”污染的联合研究,取得了首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这一突破并非源于单一文明的顿悟,而是知识融合的必然产物。

智械迷城的逻辑工程师,在分析了海量实验数据后,提出了一个关键假设:“蚀文”并非孤立存在,其持续的活性与再生能力,可能源于它与宇宙底层法则海某种“异常波段”的共振。它像是一个寄生在法则之上的“癌症”,不断汲取着“宿主”的能量。

万法仙朝的阵法师们,被这个“共振”假设打开了新思路。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净化与封印,转而开始研究如何“调频”——即构建一个特殊的法阵,其震荡频率与那“异常波段”完全相反,形成法则层面的干涉与抵消。

然而,理论虽好,实践却极其困难。那“异常波段”虚无缥缈,难以捕捉其精确频率,更别提构建完全相反的法阵了。

这时,灵能星域的贡献至关重要。心念师“织梦”与“溯影”联合,以其独特的灵能感知,并非直接探测蚀文,而是去感受蚀文周围那被扭曲、被“染色”的法则环境。她们将这种扭曲的“法则质感”,以一种近乎直觉的、非逻辑的方式,“翻译”成了可以被智械模型理解的参数范围。

智械工程师根据这些灵能反馈的参数,结合空衍理论,进行了亿万次模拟计算,终于将那个模糊的“异常波段”范围,缩小到了一个极其狭窄的区间。

最后,轮到荒古星域的实践派登场。一位精通血脉图腾与物质共鸣的萨满提出,可以利用某些对能量极其敏感的活体星核碎片作为法阵核心基材,其天然的频率响应特性,能够更精细地“贴合”并“模仿”目标波段,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

各方通力协作下,一座前所未有的、融合了仙道符文、智械算法、灵能参数与荒古材料的复合型法阵——“法则共振抑制场”,在隔离实验室中成功构建并激活!

当那散发着奇异混合光芒的抑制场笼罩住蚀文样本时,奇迹发生了。原本不断扭曲再生、试图侵蚀一切的灰色油污,如同被掐住了喉咙,剧烈颤抖起来,其与外界法则海的连接被强行切断、干扰,活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减,最终蜷缩成一团暗澹的、不再动弹的残留物。虽然未能彻底清除,但其威胁已被暂时中和!

这一刻,实验室内外,所有参与的研究者,无论其形态与思维方式如何不同,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喜悦。这是属于整个“曦宇”的胜利!

突破二:跨体系能量转换与通用护盾技术

对幽影遗迹和法则碎片的研究,同样推动了技术的飞跃。各方都意识到,要探索那片规则混乱的区域,或是应对未知的外部威胁(如幽紫舰队),现有的单一天赋或技术路线存在巨大短板。

一个联合技术小组应运而生,目标是开发一种能够适应不同规则环境、并能有效防御多种形式攻击的通用型护盾技术。

智械提供了最基础的能量结构框架与实时演算核心,确保护盾的稳定与自适应能力。

万法仙朝贡献了精妙的能量引导与转化符文,使得护盾能够将攻击而来的仙道法力、魔法能量乃至部分物理冲击,进行高效疏导与转化,而非硬抗。

荒古星域则提供了几种拥有极强物理抗性与能量吸收特性的古老生物材料配方,这些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后,能与能量场完美结合,极大提升护盾的耐久度。

灵能星域的贡献最为独特,她们设计了一种意识同步网络,使得护盾内的多个使用者可以共享感知与算力,大幅提升对复杂攻击的反应速度与协同防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