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影”并未离去。那由纯粹逻辑光影构成的结构,如同一个沉默的星座,悬浮在“信使二号”前方的异常空域中,维持着一种稳定的低功耗待机状态。然而,那无声的连接并未中断,它化作了一道无形的信息虹桥,横亘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之间。
青霖星,“追风者”项目总部,观星殿。
这里的气氛已然不同。最初的激动与忐忑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巨大机遇感与沉重压力的肃穆。光幕上,代表“弦影”的结构稳定地闪烁着,而另一块更大的光幕,则被海啸般涌来的数据流所占据——那是“弦影”在表达“需要更多样本”后,以一种近乎“倾泻”的方式,传递过来的、它所理解的宇宙“知识”。
这并非恶意的信息轰炸,更像是一个拥有无尽藏书的图书馆,向一位好奇的访客,敞开了它所有的书架。
知识包罗万象,精深得令人绝望:
有关于物质微观结构深入到普朗克尺度以下的数十种猜想模型,每一种都足以颠覆青霖星现有的物理体系;
有关于能量在不同维度间转化的上万种高效方程式,其简洁与优美让人心醉,其蕴含的威力也让人心季;
有关于时空拓扑结构的复杂演算,其中一些模型甚至暗示了进行有限范围时间回溯的理论可能性;
还有关于生命形态的……“优化方案”。那并非青霖星所知的碳基或硅基生命,而是一种纯粹能量与信息结构体,剔除了繁衍、情感、衰老等“低效”过程,追求永恒存在与绝对理性的“逻辑生命”蓝图。
这些知识,如同宇宙级别的洪流,冲击着青霖星文明数千年来建立的科学大厦与认知框架。星象逻辑派的学者们如痴如醉,又惶恐不安。他们如同骤然得到了神兵利器的孩童,既兴奋于其威力,又恐惧于无法掌控。
“不行!第三能量守恒修正模型与我们第七灵能定律存在根本性冲突!如果接受它的模型,我们现有的所有灵能引擎设计都要推倒重来!”
“看这个!时空曲率操控的‘弦影第七公式’,如果能验证,我们或许能实现超光速航行!但这需要一种我们从未合成过的奇异物质作为介质……”
“还有这些生命优化方案……这、这简直是要把我们改造成冰冷的机器!”
争论、困惑、狂喜、恐惧……各种情绪在研究院内交织。一部分激进者主张立刻全面学习、吸收这些知识,认为这是文明飞跃的千载良机;另一部分保守者则强烈呼吁立刻切断连接,将这些知识彻底封存,认为这是足以腐蚀文明根基的“糖衣毒药”。
总工程师墨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既要组织团队尽全力解析这些远超当前文明等级的知识,又要时刻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她发现,仅仅是尝试理解那些高阶能量方程,就让她团队里最优秀的几名工程师出现了轻微的灵力紊乱和精神透支现象。这知识本身,就带着一种强大的“逻辑同化”力场。
“院长,”墨兰找到独自立于观星殿角落,凝视着星图中“弦影”的洛川,语气中带着疲惫与迷茫,“我们……该如何自处?这片知识的海洋,太浩瀚,也太冰冷了。我担心……我们的小船,会被它同化,甚至淹没。”
洛川转过身,他的脸色也有些苍白,连续多日以自身天赋为桥梁,辅助解析和过滤那海量信息,对他的消耗极大。但他的眼神,依旧如古井深潭,平静而深邃。
“墨兰,你看那‘弦影’,”洛川指向星图,“它给予知识,却从不询问我们是否需要,也不关心我们是否能够承受。在它的逻辑里,更优的‘解’是唯一的价值,至于追求这‘解’的过程中的体验、情感、乃至可能走上的歧路,都是可以忽略的‘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