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 > 第136章 线索指向,虚无遗迹

第136章 线索指向,虚无遗迹(1 / 2)

万道争流盛会的喧嚣渐次沉淀于心海,那关于“归真”之境与“第一归真者”的缥缈传说,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始终指引着林风思维的航向。与万史老人、天机子等古老道主的一番交流,虽未得确凿路径,却将那浩瀚如烟海的传说,聚焦到了两个具体却更为凶险的名词之上——“绝对虚无之域” 与 “万我回廊”。

盛会结束后,林风的意念回归道场本体,但心神却久久无法平静。他并未立刻动身,而是将所得信息与自身所知的一切进行交叉印证、推演分析。

“绝对虚无之域……连法则都近乎不存,概念的死角……”林风于静室中喃喃自语,指尖混沌之气流转,试图模拟那种“无”的状态,却总觉隔了一层,仿佛自身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抗那种“绝对虚无”的最大障碍。“此地凶险,在于其可能彻底否定‘存在’的意义,道主若入其中,犹如冰投入火,恐有道消之厄。”

“而万我回廊……”他想到天机子描述中那无数个“自己”,那是对“本我”认知的极致拷问。“沉溺于无穷可能性中,若道心不够坚不可摧,迷失自我乃至意识分裂,怕是最终结局。”

两者相较,前者是外部环境的终极险恶,后者是内心世界的无尽深渊。皆非善地。

然而,当林风将这两处险地与自身经历,尤其是与永恒之井的奥秘相联系时,一种奇妙的直觉开始萌生。永恒之井能映照万界,洞察过去未来,其力量似乎触及了“存在”与“信息”的底层。而那“绝对虚无之域”,作为一切法则与概念的终点,是否恰恰是这种“映照”能力的反面?或者说,是支撑其存在的“背景板”?如同有光必有暗,有“有”必有“无”。从逻辑上看,“绝对虚无之域”与永恒之井这种法则极致凝聚的存在,似乎存在着某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比之下,“万我回廊”更偏向于意识与心灵的考验,虽也玄妙,但与“第一归真者”可能留下的、关乎宇宙本源的线索,关联性似乎稍逊一筹。

“或许……那‘绝对虚无之域’,是更值得优先探查的方向。”林风心中渐渐有了倾向。尽管那里更加危险,但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若“第一归真者”真留下了什么,那等超越想象的存在,其遗迹最有可能存在于这种超越常规认知的极端之地。

心意既定,便需筹谋。孤身探索此等绝域,无异于送死。他立刻通过无涯海网络,联系了玄黄道主与灵曦道主,将自身的分析与推断尽数告知。

【无涯海·私人意念交流区域】

玄黄道主的光影率先凝聚,听闻林风的想法后,沉吟良久:“绝对虚无之域……老夫曾于古老星图上见过标注,乃彼岸公认的几大绝地之首。道友欲往此处,勇气可嘉,但确需从长计议。若无万全准备,恐有去无回。”

灵曦道主的意念也随之传来,带着关切:“林风道友,那处地域对生命气息压制极大,我的大道在那里恐难发挥全力。不过,若道友决意前往,我可在后勤与支援上尽力相助,例如准备一些能稳固心神、抵御虚无侵蚀的‘生命源种’。”

林风感激道:“多谢二位道友。正因知此地凶险,才需仰仗二位之力。玄黄道友见识广博,于稳定秩序、抵御环境侵蚀方面乃行家里手;灵曦道友的生命源种,或可成为在虚无中保持‘存在感’的灯塔。我等三人联手,互补长短,方有一线探索之机。”

玄黄道主见林风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且愿意团队合作,便也不再劝阻,反而开始认真规划:“既然道友心意已决,吾便陪你闯一闯这龙潭虎穴。探索此地,首重‘定位’与‘存身’。需有能在那片虚无中不迷失方向的秘宝,以及能临时构建‘存在基点’的阵法或奇物。老夫恰好知晓一位隐居的‘星轨老人’,精擅虚空定位之术,或可求取一件‘定虚罗盘’。至于存身之物……或许可去‘万物殿’碰碰运气,听闻那里有时会流出一种名为‘息壤之核’的奇物,能在虚无中短暂造化一方微尘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