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混沌珠逆:从杂役到万界至尊 > 第809章 离开废域,目标仙域

第809章 离开废域,目标仙域(1 / 2)

黑石部落那简陋却坚韧的轮廓,最终彻底消失在昏沉的地平线之后。扑面而来的,是万古废域那永恒不变的、夹杂着焦土味与淡淡魔腥的荒芜之风。

林风四人沉默地行走在无边无际的焦黑色大地上,身后只留下一串串很快便被风沙掩埋的足迹。离别的沉重与对前路的未知,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石猛回头望了望早已看不见的部落方向,啐了一口嘴里的沙子,闷声道:“指挥官,咱们就这么走了?那鬼裂隙看着可不稳妥,咱们要是走了,黑石部落能顶住吗?”

另一名战士也面露忧色:“还有那天庭的巡逻队…岩罡酋长说他们偶尔也会像秃鹫一样掠过废域边缘…”

林风脚步未停,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的环境,根据脑中记下的残缺星图调整着方向。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留下,于事无补。我们的力量太弱,不足以根除裂隙,反而可能引来更强大的天庭注意,给部落带来灭顶之灾。”

他顿了顿,继续道:“唯有离开,变得更强,找到解决深渊根源的方法,或者至少拥有足以抗衡天庭不公的力量,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兑现诺言。否则,一切空谈。”

石猛等人沉默了,他们知道林风说的是事实。以他们现在真仙都勉强的修为,在这浩瀚仙界,确实寸步难行,更别提改变什么。

“那我们现在去哪?直接去找那什么虚空暗流?”石猛挠头问道。那残缺星图上标注的所谓“安全路径”,看起来也是九死一生。

“不,先回‘摇篮’号。”林风摇头,“艾拉或许已经完成初步修复。即便无法完全恢复,一艘能够进行短途虚空航行的飞船,也远比我们依靠自身横渡废域虚空要安全得多。”

提到“摇篮”号,几人士气稍振。那艘来自异星的科技造物,是他们如今唯一的依靠。

接下来的路途,枯燥而危险。万古废域绝非善地,除了恶劣的环境和混乱的法则,还潜伏着各种因深渊魔气侵蚀而异变的可怕生物。

有形如巨蝎、甲壳坚硬、尾钩带剧毒的“腐毒魔蝎”;有能钻地而行、突然发动袭击、喷吐酸液的“噬岩蠕虫”;甚至有一次,他们远远看到一群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盘旋、发出刺耳尖啸的“掠魂妖蝠”,其音波能直接攻击神魂,逼得他们不得不狼狈地躲入一处地下裂缝,足足藏了一天一夜才敢出来。

林风将这段路途当成了最佳的试炼场。他不断磨练着初步成就的真仙之体,熟悉着仙界层面的战斗方式,试验着将初火之力、微弱的混沌气流与仙灵之气结合,爆发出更强的威力。

那柄暗金残剑成了他最趁手的兵器,虽然灵性残缺,但其材质非凡,锋锐无匹,配合他日渐纯熟的战技,往往能一击破开那些变异生物的防御。混沌珠在吸收了古战场执念后,似乎灵性稍复,对周遭环境的适应加快,偶尔能在他危机时自发护主,或提供一丝精纯的混沌之气助他恢复。

石猛等人也同样在战斗和恶劣环境中飞速成长着,修为逐渐稳固在真仙初期,配合默契。

五天后,历经数次险死还生,他们终于根据艾拉之前发送的微弱信号定位,找到了“摇篮”号的坠落点。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的心沉了下去。

“摇篮”号依旧静静地半埋在焦土中,但外表看起来更加残破了。船体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具有腐蚀性的灰埃,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新的、被酸液腐蚀或巨力撞击的痕迹。显然,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这里并不平静,曾有强大的生物光顾过。

“艾拉!艾拉!听到请回答!”林风尝试通过内部通讯联系,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一连呼叫了数次,通讯器中才传来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噪音的回应:“…指挥…官…欢…迎…回…归…系…统…损…伤…严…重…能…源…即…将…耗…尽…”

声音戛然而止,无论林风如何呼叫,再无回应。

“快!进去看看!”林风脸色一变,率先冲向飞船的应急入口。

入口处的伪装层已被破坏,舱门扭曲,费了好大劲才强行打开。舱内一片狼藉,光线昏暗,许多地方闪烁着危险的电火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电路烧焦和某种生物腥臭混合的味道。

他们迅速赶到主控室。只见主控台上覆盖着一层冰霜(显然是应急冷却系统过载),大部分屏幕漆黑一片,只有少数几个闪烁着错误代码。艾拉的虚拟影像无法凝聚,只有核心处理器的指示灯在微弱地、不规则地闪烁着红光。

“指挥官…”石猛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这…这还能修好吗?”

林风没有回答,他将手掌按在主控台上,神识小心翼翼地探入,同时尝试调动一丝微弱的初火之力,抚平那些暴乱的能源线路。

片刻后,他脸色凝重地收回手。

情况比想象的更糟。

“摇篮”号的超空间引擎彻底报废,核心能源在维持最低限度的伪装和防御后已濒临枯竭。更麻烦的是,艾拉的主意识为了节省能源、对抗某种外部精神侵蚀(很可能是之前靠近的某种强大生物所致),已陷入深度休眠,几乎与死机无异。仅存的一点能量,只够维持最基本的数据存储和维生系统,连移动半分都做不到了。

想要将其修复到能进行虚空航行的程度,需要海量的能源和他们根本不具备的高精度零件与技术。

依靠“摇篮”号离开的计划,几乎破产。

压抑的沉默笼罩了四人。最后的希望似乎也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