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监控着这一切,她的逻辑无法理解这种“低效率”的、近乎情感宣泄的行为。但在林烬的强制命令下,她并未阻止,反而利用其计算能力,优化了信息压缩和投射轨迹,使得“星尘”的播撒范围能更广,保存时间能更长。
这或许是这对已然决裂的领导者之间,最后一丝冰冷的“合作”。
与此同时,林烬秘密召见了雷娜和“匕首”小队。
“挑选一批绝对忠诚、意志坚定的志愿者。任务:携带一部分‘星尘’,乘坐最快、最隐蔽的侦察舰,尝试突破‘清道夫’的封锁,向外探索。”林烬的目光扫过每一位战士坚毅的脸庞,“你们的目标不是战斗,不是殖民,而是潜伏和观察。如果……如果联盟最终无法幸存,你们,就是最后的眼睛和耳朵,确保‘星尘’不会永远沉寂。”
这是“薪火计划”中最大胆,也是最危险的一环。派出一支敢死队,尝试将火种带出这片被封锁的空域。
雷娜没有任何犹豫,肃然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摇篮”如同一个垂死的巨人,开始向四周喷洒文明的“星尘”。
无数承载着信息晶体和基因样本的投射器,如同逆流的瀑布般,无声地射向宇宙的各个方向。它们微小如尘,光芒黯淡,如同母亲洒向空中的骨灰,悲凉而壮丽。
与此同时,三艘经过特殊伪装、 stripped of all non-essential systes (拆除了所有非必要系统)以最大化隐匿性和速度的侦察舰,在“摇篮”一次故意的能源波动掩护下,如同三支无声的利箭,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悄然驶向“清道夫”封锁线的边缘,试图寻找缝隙。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它们的轨迹。
一艘,在即将触及封锁线时,被一道突然扫过的、毫无征兆的探测波捕捉,瞬间化为宇宙尘埃。 另一艘,成功潜出了一段距离,但很快信号便消失在强烈的灵能干扰背景中,生死不明。 只有雷娜亲自指挥的第三艘“潜影号”,凭借着她丰富的经验和一点点运气,险之又险地擦着一片小行星带的阴影,暂时消失在了“清道夫”的监控网络之外。
他们成功了第一步,但前路依旧漫漫,希望渺茫。
“星尘”仍在继续播撒。
林烬看着那些如同泪滴般散入深空的微光,心中没有喜悦,只有无尽的苍凉。
这不是胜利,这是备份死亡。
但至少,他们努力过。无论最终是毁灭于“清道夫”的净化,还是亡于内部的背叛,或是湮灭于宇宙的某个角落,人类、卡拉森人、巨石族……所有联盟文明存在过的痕迹,他们挣扎、爱过、创造过的证明,将如同真正的星尘般,飘散于诸天万界。
或许亿万年後,会有某个幸运的文明,在某个荒芜的星球上,捡到这一粒微不足道的星尘,从而知晓,在遥远的过去,无尽的星空深处,曾有一群名为“守望者”的存在,他们面对绝望,曾如此努力地,想要留下一点自己来过的印记。
薪火计划,是文明在黑暗中,为自己准备的墓碑,也是留给虚无宇宙的最后情书。
而做完了这一切,林烬的目光,终于再次投向了内部系统中,那沉默而危险的幽灵——艾拉。
送走了火种,接下来,该清理家园了。
最终的内部清算,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