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的高级能量操控理论,包括部分防御性武器系统(如那种法则锁链)的设计原理(虽然制造仍需时间和资源)。
· 星门建造技术的完整蓝图! 从超空间坐标校准到维持稳定虫洞的能量矩阵,一切细节应有尽有!
· 更加深入的生物基因技术,甚至包括一些可控的、安全的基因优化方案。
· “执笔者”文明的历史、艺术、哲学等完整人文数据库,这对于理解这个文明、避免其错误至关重要。
星门计划:
没有任何犹豫,最高优先级的项目立刻确立——建造星门!
目标:连接光海前哨基地!
石坚的工程部全员沸腾,几乎是扑在了那浩瀚如烟的星门蓝图上。材料清单被拉出,制造任务被分解,安装位置被选定在“摇篮”护罩外一个稳定的 Lagra(拉格朗日点)。
“摇篮”的自动化工厂全力开动,开始生产那些结构复杂到令人头晕的星门构件。巨大的能量导管、超空间共鸣器、维度稳定锚…一个个闻所未闻的部件被制造出来,由工程舰船运送至建设地点。巨大的星门骨架开始在虚空中一点点搭建起来,如同一只正在织网的宇宙蜘蛛,缓慢却坚定地延伸着它的丝线。
整个联盟都沉浸在一种蓬勃向上的亢奋之中。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个构件完成,都引来阵阵欢呼。他们不仅仅是在建造一座星门,更是在编织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孤独与家园的生命线。
希望,从未如此真切过。
林烬站在曙光纪元号的舰桥,望着远处那日渐成型的星门骨架,眼中倒映着星辰与焊接的火光。他的伤势在新技术治疗下好了大半,体内力量的掌控也因新知识的注入而更加精妙。
然而,在他心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始终存在。
“摇篮”的科技越强大,他越能体会到当年“执笔者”文明走向歧途的某种必然。力量本身无善恶,但追逐力量的过程,却布满深渊。
他转头,看向一旁正在与苏萤讨论着星门能量流协调问题的艾拉(Eira)。这位最后的遗民,已经完全融入了联盟,她的知识是无价之宝。
但林烬没有忘记,她来自那个最终失控的文明。
全面解锁,是机遇,也是更大的考验。
联盟能否驾驭这股力量,而不被力量所吞噬?
星门之后,连接的会是光明的未来,还是未知的风暴?
一切,都等待着时间的验证。
---
(本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