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旭日初升,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北京城层层叠叠的屋瓦和巍峨的城墙。
承天门前,汉白玉石桥跨越金水河,桥头那对经由仙师点化、愈显神异非凡的白玉麒麟狮在晨光中肃穆矗立,目光如炬,守护着这座帝国的最高门户。
值守的禁军士兵甲胄鲜明,持戟而立,气氛庄严肃穆。
晨光渐炽,承天门外广场上已有零星百姓路过或远远驻足,瞻仰皇城气象。
忽闻天际传来若有似无的清越之音,众人不由得抬头望去,只见东方天际,两道身影沐浴着朝霞金光,不疾不徐地御风而来。
前方一袭青衣赤足,姿容绝世,气度超然,正是云茹,其后紧随着郑成功。
二人缓缓降落在承天门外广场中央,衣袂飘然,点尘不惊。
这番动静虽不张扬,却已引得远处百姓纷纷侧目,人群中顿时响起阵阵压抑不住的惊呼与激动的低语。
“是仙师娘娘!仙师娘娘法驾降临了!”
“快看!真是仙师!”
人们当即就朝着云茹的方向跪拜下去,脸上充满了无比的虔诚与敬畏,若非顾忌皇城禁地的威严,只怕早已涌上前来。
一时间,承天门外,肃穆之中平添了几分源自民间的火热气氛。
守卫的军官是个经验丰富的宿卫,自然也看到了这从天而降的一幕。
他强压住内心的震撼与激动,连忙领着两名亲兵快步上前,按刀躬身,声音因紧张与恭敬而略带沙哑:
“末将参见仙师!不知仙师法驾亲临,有何示下?”他不敢直视云茹,目光恭敬地垂落于地。
郑成功上前一步,他虽年少,但气度沉静,朗声开口道:
“丰饶仙师法驾在此,请通传大明皇帝朱由检,出城相见。”
他的声音清晰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
那军官闻言,身体肉眼可见地一震,他不敢多问半句,更不敢有丝毫怠慢,急速躬身道:
“末……末将遵命!仙师稍候!”说完,几乎是转身飞奔入城门洞,脚步声在甬道内激起回响,显是去禀报了。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入了紫禁深处。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对着一份关于漕运事务的奏章发怔。
前日李自成持力西征的消息,如同一团巨大的阴影,依旧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批阅奏章时都难以集中精神。
他反复思忖着仙师此举的深意,越想越觉得不安,一种对未来的失控感紧紧攫住了他。
就在这时,王承恩几乎连滚爬地冲了进来,脸色煞白,声音尖锐得变了调:
“皇爷!皇爷!仙师……仙师娘娘法驾……已到承天门外!让……让皇爷您出见!”
“什么?!”崇祯猛地从御案后站起,打翻了手边的茶盏,温热的茶水泼湿了奏章,他也浑然不觉。
仙师来了?就在此刻?在承天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