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南望之志(下)(2 / 2)

云茹虽已离去,但那尊神骏非凡的丰饶青鸾依旧安静地立在一旁,如同青金石雕琢的山峦,其存在的本身就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力。

李定国沉默了片刻,目光从青鸾身上收回,转向郑成功,脸上那惯常的严肃神情缓和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务实探索的专注。

他并未急于询问夷务,而是先对郑成功做了个请的手势,语气诚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新力量的好奇:

“郑小哥,仙师厚爱,赐下此等神物与伟力,定国心中实难平静。此前仅知运用粗浅,不知可否与小哥一同揣摩一二?”

说着,他尝试引导体内那股新生的丰饶之力。只见他指尖泛起青辉,塔下一棵枯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变得变得挺立,旋即抽枝、展叶。

李定国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了然,低声道:“果然玄妙……生生不息,意随心动。”

他随即又尝试与青鸾沟通,那巨鸟似有所感,优雅地侧过头,用喙部轻轻碰了碰李定国伸出的手掌,姿态亲昵。

郑成功早已看得心潮澎湃。他到底是少年心性,见到如此神异景象,忍不住上前一步,眼中满是惊叹:

“李将军,此乃真正的造化之功!晚辈在闽海虽见过番邦奇技,但与此等触及生命本源之力相比,实如萤火之于皓月!”

他得到李定国许可后,也小心翼翼地将手靠近青鸾的羽毛,感受着那并非凡鸟的温润质感与内蕴的磅礴生机,由衷赞道:

“有青鸾相助,将军南下,如虎添翼!翻山越岭,勘察敌情,建立交通,乃至涤荡瘴疠,皆易如反掌矣!”

这番互动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李定国见郑成功虽出身高贵却无骄矜之气,且对新鲜事物接受极快,心中也添了几分好感。

他这才回归正题,神色重新变得郑重:“小哥所言极是。但南疆或许还需应对西洋夷人。对此,铁柱兄与我所知确实有限。听闻彼等船坚炮利,性多狡黠,盘踞南洋。

小哥久居闽海,与彼等打交道多,不知其究竟如何?其战法、习性、乃至弱点,可否为定国详解?此事关乎南下大计,万望不吝赐教。”

他的问题非常具体,完全是从一个军事统帅和潜在对手的角度出发,务实而敏锐。

郑成功闻言,脸色也严肃起来。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结合郑家与荷兰人、西班牙人打交道的经验,清晰答道:

“李将军所虑极是。西洋夷人确有其长。其巨舰庞大如城,侧舷密布火炮,齐射之时,声如霹雳,火光冲天,威力绝非寻常弓矢可比。

其兵卒操练亦精,尤善火器阵列。且彼等重利轻义,为开拓商站、掠夺资源,往往不择手段,勾结地方势力、挑拨离间之事屡见不鲜。”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中透出几分郑家海上霸主的自信与洞察:“然,其亦有致命之短。

其一,劳师远袭,兵员补充困难,水土不服者众,最惧持久之战与贴身近战。

其二,各夷之间矛盾重重,如荷兰与葡萄牙便势同水火。

其三,其恃强凌弱,失道寡助,若能以仙师丰饶之术惠及当地土民,使其心向于我,则夷人必陷于泥沼,寸步难行。”

李定国听得极为专注,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在迅速将郑成功的信息与自己的战略进行印证融合。他缓缓点头,沉声道:

“郑兄一席话,令定国茅塞顿开。夷人火器虽利,但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手。更有青鸾可克其舰炮之优,丰饶可解其土民之困。如此看来,彼等亦非不可战胜之辈。”…………

与此同时,云茹已回到官府。孙铁柱早已等候多时,脸上带着期盼又有些忐忑的神情。他见云茹独自归来,心中猜测更甚。

云茹并未赘言,直接告知了已任命李定国为丰饶行者,与孙铁柱等同,将南下开拓与传播丰饶恩泽。

孙铁柱听完,脸上表情瞬间数变,最初的惊讶迅速化为一种果然如此的释然,随即更是涌起由衷的喜悦。

他用力一拍大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话语却透着质朴的真诚与大局观:

“好!太好了!仙师英明!定国兄弟的本事,俺老孙最清楚不过!这荆襄之地让他守着,确是屈才了!男儿志在四方,理当出去闯一番更阔的天地!

仙师放心,他在前头开拓,俺老孙就在后头给他把家底守得牢牢的!他打下一片地,俺就派人去接手一片,巩固秩序,引导生产,修建道路,保证让新归附的百姓立刻就能感受到咱丰饶的好处,绝不让定国兄弟的心血白费!”

他将南下开拓与荆襄稳固视为一体两面,充满了协作精神。

云茹微微颔首,对孙铁柱的识大体表示认可。她随即道:

“你能作此想,甚好。李定国南下,新附之地的整合、维稳之责将更为繁重。今便再予你一助。”

说罢,她抬手虚引,一股浓郁的青辉自其掌心涌出,射向地面,紧接着,在孙铁柱的注视下,青辉汇聚,迅速凝实成一匹神骏非凡的奔狼!

此狼体型壮硕如牛,毛色深邃如子夜,颈胸雪白,背有白色流纹,四爪踏雪,额生一对金色的犄角,碧蓝眼眸中蕴含着古老智慧与凛然威严,周身流淌着充满力量的气息。

“此乃丰饶灵兽奎木。”云茹淡然道,“它可无限召唤狈影,巡视疆土,其角爪蕴含雷霆之威,可助你弹压宵小,稳固秩序,其速度快,可助你方便各地交通往来。有它辅佐,你当能更好梳理后方,将新拓之地化为铁板一块。”

那奔狼低嚎一声,声音清越而充满力量,随即长啸一声,从其影子里窜出数头体型稍小、眼神锐利的黑蓝色狈影,肃立周围,宛如一支无声的军队。

孙铁柱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他本就深感责任重大,有此灵兽相助,无疑是雪中送炭!

他连忙躬身下拜,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铁柱拜谢仙师!有此神兽相助,俺……属下必定竭尽全力,定叫这荆襄与新附之地固若金汤,成为定国兄弟最坚实的后盾!”

接着,云茹吩咐召见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三人。

片刻后,三人奉命来到堂前。刚一踏入庭院,便见那匹神骏非凡的奔狼正立于院中,宛如一尊活的雕塑。

它那双碧蓝眼眸冷冷地扫视过来,仿佛能洞穿人心。数头黑蓝色的狈影无声地散布在四周,如同幽灵般的哨兵。

这股无形却切实存在的威压,让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三人瞬间呼吸一窒,脚步都不由自主地放轻放缓,心中对云茹的敬畏达到了顶点,也立刻明白此番召见事关重大。

三人神色各异。

孙可望眼神快速扫过堂内,见云茹端坐其上,孙铁柱侍立一旁,却不见李定国,心中已飞快盘算起来,脸上带着惯有的精明与探究。

艾能奇显得有些紧张,他刚才被那奔狼的气势所慑,又摸不清状况,双手下意识地搓着,目光游移。

刘文秀相对沉稳,但眉头微蹙,目光在云茹和孙铁柱之间移动,带着深深的思索,显然在努力解读眼前的情势。

云茹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告知了已任命李定国为丰饶行者,将南下开拓和传播丰饶恩泽。

这时,孙铁柱上前一步,接着云茹的话,用他粗豪却真诚的嗓门说道:“仙师说得是!俺老孙也跟兄弟们交个底!这南下开拓,是惊天动地的功业,跟着定国兄弟出去,搏的是名垂青史!

但风险也大,瘴气毒虫、蛮兵夷炮,都是要命的东西!留在荆襄,跟着俺老孙,看起来没那么风光,但稳当!

咱们把这大后方经营好,让前方弟兄无后顾之忧,把定国打下的地盘消化好,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功劳,仙师和定国兄弟也绝不会忘了咱们!同样是给仙师效力,给这丰饶之世出力,不分高下!”

他这番话朴实直白,将利弊得失摆在了明面上。

云茹微微颔首,对孙铁柱的表态表示认可,随即目光扫过三人:“你等可自行抉择。是愿随李定国南下开拓,还是愿留于荆襄,辅佐孙铁柱。”

孙可望几乎不假思索,立刻躬身,语气显得无比诚恳:“仙师明鉴!孙大哥所言句句在理!李兄弟勇略无双,南下开拓正需他这等雄才!末将自知能力有限,于冲锋陷阵远不及李兄弟,但于钱粮调度、安抚地方等事,或还有些许心得。

荆襄乃根本重地,稳固后方责任重大!末将愿留在孙大哥麾下,竭尽所能,保障粮饷,安定民心,绝不让南征大军有后顾之忧!”

他心中暗忖:南下凶险未知,哪有在已具规模的荆襄经营实在?孙铁柱性格宽厚,自己若能展现能力,在此地更能掌握实权。

艾能奇脸上挣扎更甚。他看了看空着的李定国的位置,又看了看一脸诚恳的孙铁柱和精明的孙可望,最后目光甚至下意识地瞟了一眼门外,仿佛还能感受到奔狼的气息。

他本性更习惯听令而行,独自抉择让他倍感压力。想到要离开熟悉的荆襄去面对完全陌生的南方,他本能地感到畏惧。但多年来对李定国的信服和兄弟情谊最终占了上风,他瓮声瓮气,带着点豁出去的劲儿说道:

“俺……俺脑子不如几位哥哥好使,但俺有力气,听招呼!李大哥对俺好,俺信他!他去哪儿,俺就去哪儿!刀山火海,俺也跟着!” 选择虽然莽撞,却透着一股质朴的义气。

刘文秀沉吟的时间最长。他仔细品味着云茹的神色和孙铁柱的话,又权衡着自己的长处短处。南下开拓,固然风险巨大,但正是用人之际,自己读书识字,有些谋略,长于协调沟通,或许比纯粹的战将更能发挥作用,博取更大的前程。

留在荆襄,虽安稳,但上有孙铁柱,旁有精明过人的孙可望,自己未必能脱颖而出。想到此处,他最终下定决心,缓缓开口道:

“仙师,孙大哥。文秀不才,愿追随李将军南下。开拓新土,非仅恃勇力,更需抚民心、通言语、定规矩。文秀于军略不及李将军,于政务不及孙大哥,或可于安抚地方、沟通诸族、宣示新政等事上,略尽绵薄之力。”

他的选择经过了深思熟虑,既表明了志向,也清晰定位了自己的角色。

云茹将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淡淡道:“可。具体人员调配、物资准备,由孙铁柱、李定国会同商议,拟定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