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数位心性、能力、机缘俱佳者,成为丰饶行者,赐他们丰饶根基之力连接命途本身,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广阔的天地中开拓、实践,找到并践行属于他们自己的‘丰饶之道’。”
这个念头的出现,让她对未来的规划豁然开朗。这些行者,将如同种子,播撒向四方。
如此一来,即便她日后离开,这个世界也已经拥有了多个强大的、内蕴丰饶理念与力量的中华文明核心,足以让此界的中华人民屹立于万邦之林,开创一个真正强盛、无需仰人鼻息、足以让后世华夏子孙永远扬眉吐气的崭新时代。
这远比她事必躬亲、永远作为最高主宰更有意义,也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正当她思绪流转至此,静室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一位新政推行官躬身入内,双手呈上一封密封的信函,低声禀报道:
“仙师,福建总兵郑芝龙遣使送来邀请函,恳请仙师驾临安平镇一叙。”
云茹的思绪被拉回现实,她接过信函,拆开,大致看了一眼。
“安平镇……郑芝龙的老巢。”她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略带玩味的笑容。
这位“闽海王”倒是沉得住气,直到自己展现出对福建的控制力后才发出邀请,既显示了实力,也表明了态度——海上,仍是他的天下。
云茹淡淡地对侍立一旁的随行人员吩咐道。
她倒想亲眼看看,这个能在明廷、海盗、西洋势力之间游刃有余的枭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至于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 云茹的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超越时空的复杂神色。
在她的认知里,他是于国破家亡之际,高举抗清义旗,叱咤东南海上,甚至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宝岛的民族英雄。那份忠贞、那份气节、那份能力,足以名垂青史。
“可惜,此世的大明,不会走到那一步了。”
历史的河流已然因她的出现而改道,曾经的悲壮与无奈,已经被扭转了。
或许,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他能走出不同于历史的、更加辉煌的道路?
“一个值得观察……或许可以引导的苗子。”她心中悄然定下了一个念头。
这位未来的国姓爷,在此世,是否正是一颗优秀的“丰饶行者”的种子?
或许,这次安平之行,正是一个近距离考察的契机。
“告诉来使,两日后,本座当前往安平一会。”
云茹淡淡地对一旁的随行人员吩咐道。
两日转瞬即逝。
这一日,安平港内外戒备森严,却又张灯结彩,洋溢着一种刻意的隆重气氛。郑家水师的主力战舰在港外列队,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却并无肃杀之气,更像是一场盛大的阅兵式。
已近中午时分,港口的了望塔上突然传来信号。只见天际尽头,一道青虹掠过天际,速度并不迅疾,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从容与威严,径直朝着安平港而来。
郑芝龙早已率领郑家核心成员、重要部将以及地方官员在码头等候。他今日身着正式的官服,显得格外庄重。看到那道青虹,他眼神一凝,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低声道:“来了。”
郑成功站在父亲身侧,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紧紧盯着那道越来越近的青影,心中充满了好奇、紧张,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这位搅动天下风云、被传得如同神魔的女子,究竟是何等模样?
青虹敛去,云茹的身影轻盈地落在码头最前方的空地上。
依旧是那一袭简单的青衣,赤足而立,周身并无耀眼光华,却自然散发出一种令周围喧嚣瞬间平息的气场。
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迎接的人群,最后落在了为首的郑芝龙身上。
就在云茹身影清晰的刹那,郑成功感觉自己的呼吸为之一窒。
与他想象中任何可能的形象都不同。没有慑人的威压,没有华丽的装饰,甚至没有寻常高手外露的锋芒。
眼前的女子,年轻得过分,容貌清丽绝伦,却并非那种令人心旌摇曳的美,而是如同远山积雪,皓月当空,带着一种彻骨的宁静与疏离。
“这便是……仙师?”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炸开。
“竟是这样……年轻?不,不是年轻,是……超脱了时光的痕迹!”
他无法将眼前这清冷如仙的身影与那些翻天覆地、阵斩大军、点化瑞兽的惊天伟力联系起来,巨大的反差让他心神剧震。
同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在他心底萌生——渴望了解,这平静外表下,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世界与力量。
“劳烦郑总兵久候了。”云茹开口道,她的声音清越,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郑芝龙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施以大礼,声音洪亮而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
“末将郑芝龙,参见仙师!仙师驾临安平,真令蓬荜生辉,末将与闽海将士,不胜荣幸之至!”
他身后的众人也齐刷刷躬身行礼,场面肃穆。
云茹微微颔首,目光掠过郑芝龙,在他身旁那个努力保持镇定、眼神中却难掩好奇与审视的少年脸上停留了一瞬。
“郑总兵不必多礼。闻听安平乃闽海重镇,水师雄壮,本座亦是好奇已久,今日特来一见。”
她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仿佛真的只是应约前来参观的客人。
郑芝龙心中稍定,连忙侧身引路:“仙师请!酒宴已备好,还请仙师稍作歇息,容末将细细禀报闽海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