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铁血怀柔政策(2 / 2)

严格实行“十家连坐”,一家有异动,十家同罪。鼓励告密,告密者赏,隐匿者重罚。各地庄园、屯堡的看守力量加倍,巡逻频率大增。

由皇太极下旨,宣布暂缓部分非关键区域的劳役,赏赐些许陈粮旧布,并由宣教官反复强调:

“明国妖术,看似普惠,实乃诱饵,待其耗尽,必行兔死狗烹之事!唯有紧跟大清,安心劳作,方可保全家性命!” 试图以最小的代价,暂时稳住这最不稳定的底层群体。

对蒙古诸部:

皇太极深知这些盟友的摇摆性。他派代善、多尔衮等重臣分别携重礼前往科尔沁、察哈尔等主要蒙古部落进行安抚。

“洪承畴逼人剃发易服,此乃亡其种、灭其祀之暴行!”

代善在科尔沁部的宴会上,慷慨陈词。

“我满洲与蒙古,同气连枝,共御南蛮!皇上已下旨,待击退明军,辽东草场、人口,必将厚赏蒙古兄弟!切不可受南蛮一时妖术蛊惑,自毁长城!”

同时,清廷也加大了对蒙古各部粮食、铁器的供给,并暗示未来可共同瓜分更多利益。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暂时稳住了大部分蒙古部落。他们虽然内心忐忑,但看在眼前实利和清军依旧强大的军力威慑上,大多选择了继续观望,至少表面上保持了服从。

在军事部署上,皇太极采纳范文程的建议,采取了坚壁清野、收缩兵力、重点防御的策略。

主动放弃广宁、义州等前沿据点,将兵力、粮草向辽阳、盛京核心区域收缩。

下令辽河平原各处村寨屯堡,实行严格的焦土政策,无法带走的粮草一律焚烧,水井投毒,房屋拆毁,不给明军留下任何可资利用的物资。

大量征发民夫,加固辽阳、沈阳城墙,深挖壕沟,广设拒马、陷坑。将主要兵力集中于这几座核心坚城,准备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残酷围城战、消耗战。

派出大量精锐哨骑,不惜代价地侦查明军动向,尤其是那尊玄鹿的移动路径和可能的弱点。

皇太极的意志如同磐石,强压着整个国家机器超负荷运转。

辽阳、盛京及其周边,仿佛一个被紧紧收缩起来的刺猬,虽然痛苦,却将每一根尖刺都对准了外部,充满了绝望而顽固的防御决心。

他知道洪承畴挟大胜之威和妖术之利,北进是必然的。

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一切手段——精神的、物质的、残酷的、怀柔的——将这片土地变成洪承畴和那丰饶之力的泥潭,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崩掉对方几颗牙。

盛京的天空下,弥漫着一种悲壮而压抑的气氛,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从南方席卷而来的青色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