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清丈田亩,已有初步成效。如涿州、良乡、通州等地,进展顺利,多数乡绅百姓皆能顺应新政,主动配合,大量隐匿田产得以清查登记,为后续均田分亩奠定了根基。首批清丈出的田产,已开始着手规划分配,民间期盼甚殷。”
“其三,吏治效率有所提升。朕特设‘京畿清丈总理衙门’,抽调干员,并得仙师座下推行官相助,雷厉风行,颇见成效。以往推诿拖沓之风,为之一肃。”
“其四,流民得以安置,以工代赈诸事,如疏通河道、整饬道路,进展顺利。因物资充裕,工效倍增,社会秩序井然。”
崇祯的汇报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显然是对近期政务极为用心。他身后的群臣们也都屏息凝神,心中既为皇帝的陈述暗自点头,又为仙师亲自听取汇报而感到无上荣光与压力。
京城百姓虽无法亲眼得见,却能隐约感知到仙师降临皇宫,皇帝正在禀报政事,无不心生敬畏,觉得这世道或许真的要彻底变好了。
云茹静静听着,目光依旧平静,未置可否。待崇祯说完,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清冷:“既有成效,亦必有难处。当前所遇,最主要之阻碍为何?”
崇祯沉吟片刻,神色转为凝重,他知道在仙师面前必须实话实说: “回仙师,确有三处难题,最为棘手,非寻常手段可速决。”
“其一,乃蓟州、宣府等边镇卫所。彼等处地偏远,军将骄悍,借口军务,阳奉阴违,甚至公然阻挠清丈,其麾下军屯、勋庄土地难以触动。此关乎边防稳定,朕与内阁皆认为需慎重,恐引发变乱。”
“其二,乃盘踞地方之豪强讼棍。彼等虽无显赫勋位,却精通律法,勾结胥吏,善于利用陈年旧契、模糊条款,制造种种技术事端,拖延清丈,混淆视听,使得过程迁延日久,耗费大量精力。如宝坻赵家之流,非止一例。”
“其三……”他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些,“乃部分顶级勋贵之隐秘抗拒。彼等明面顺从,实则利用其深厚人脉与复杂财势,或暗中串联,或试图以经济手段制造麻烦,其力深植朝野,牵一发而动全身,清理尤为不易。彼等恐仍在观望,甚至暗中寻找……制衡之道。”
崇祯说完,微微低头,等待仙师的评判。整个广场鸦雀无声,所有大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知仙师会对皇帝坦诚的困难作何反应。是失望?是不耐?还是……
云茹的目光落在崇祯身上,似乎能看透他内心的压力与努力。片刻的寂静后,她缓缓开口,语气中似乎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认可:
“知难处,而不讳言。有举措,而非空谈。于尔等而言,已属不易。”
这句话如同甘霖,瞬间洒在崇祯和所有大臣的心头!
皇帝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和释然!他得到了仙师的肯定!虽然只是“于尔等而言”,但这已是前所未有的嘉许!
群臣们也是心中一块巨石落地,继而涌起一股自豪感。仙师认可了陛下的工作,也就是认可了他们的努力!
然而,云茹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然,此等阻碍,于吾眼中,无非顽石淤泥,阻道而已。”
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俯瞰尘寰的淡然。
“明日,吾亲往蓟州一行。”
“至于律法刁难,经济掣肘……”
她微微停顿,目光似乎扫过那些跪伏的、心中或有鬼胎的勋贵官员。
“凡阻碍新生者,无论其以何等形式,皆需涤荡。”
话音落下,她不再多言,身影依旧悬浮于空中的青辉之中,仿佛在等待,又仿佛在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