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开局被分手,我继承了大富翁游戏 > 第118章 “净化之心”启航与暗处的目光

第118章 “净化之心”启航与暗处的目光(1 / 2)

李钢的加入,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罗刹新生的商业版图中漾开了一圈小小的涟漪。他的执行力带着一种草根的质朴与狠劲,与苏晓那种精英式的精准高效形成了奇妙的互补。罗刹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将郊外废弃仓库改造成“净化之心”示范基地的辅助工程,他几乎是吃住在工地上,靠着烟和槟榔,硬是把原本需要两周的杂活压缩到了一周内完成,虽然细节粗糙,但进度惊人。

“罗总,李钢经理……风格很独特。”苏晓在汇报进度时,斟酌了一下用词,“但效果确实显着,场地基础改造已经完成,我们的技术团队可以进场了。”

罗刹看着平板上传来的仓库改造后照片,笑了笑:“能用就行。有些事,就需要他这种不讲章法的劲头。让他跟着你派去的人多学学流程和规范。”

“明白。”苏晓点头,随即切入正题,“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已经筛选出三家最具代表性的潜在合作方:市钢铁集团,城南工业园区的印染企业联合会,以及……城西的老国营第一化工厂。这三家都是本地的污染大户,痛点明确,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约谈时间安排好了吗?”

“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上午开始,依次是印染联合会、市钢铁集团,下午是第一化工厂。”苏晓递上详细的资料,“根据【商业决策预演】的模糊感知,与印染联合会和市钢铁集团合作的成功率及短期收益较高,但与第一化工厂合作,虽然前期投入大、回报慢,但其政治意义和长期社会效益可能带来更高的隐性价值。”

罗刹快速浏览着资料,目光在“第一化工厂”上停留片刻。这家老厂历史包袱沉重,设备老旧,污染问题积重难返,是市里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工人安置、环境欠账都是一堆麻烦。但同时,如果能将这里打造成“净化之心”的标杆项目,其带来的政府关系突破和社会声誉提升,将是无可估量的。

“就按这个顺序谈。”罗刹做出了决断,“第一化工厂……我亲自去。”

第二天上午,与印染联合会和市钢铁集团的会谈在“星海环保”临时租用的高端写字楼会议室进行。面对罗刹提出的、远超现有治理标准的技术方案和与之匹配的、同样不菲的服务报价,两家企业的代表起初都面露难色,试图压价。

然而,当苏晓冷静地展示出部分前期检测数据、模拟处理效果,并暗示已有其他省份的同行在接触时,压力便转移了。尤其是在罗刹看似不经意地提到,市里对环保的考核日益严格,未来不达标企业可能面临限产甚至停产风险时,两家代表的态度明显软化。

最终,印染联合会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技术服务框架协议,首年合同金额八千万。市钢铁集团则更为谨慎,但也签署了针对其最大排污车间的技术升级试点合同,金额三千五百万。虽然距离罗刹理想的“行业标准制定者”地位还有差距,但作为开门红,已经为“星海环保”注入了第一股强劲的现金流,也初步验证了技术的市场价值。

【资产继承契合度提升至62%!】

【系统提示:核心技术实现初步商业化变现,市场验证成功,现实根基的经济支柱开始成型。】

下午,罗刹带着苏晓和李钢,前往位于城西、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化学气味的第一化工厂。与上午现代化写字楼的气氛截然不同,这里的厂区破败,办公楼墙皮剥落,透露出一股暮气。

化工厂的刘厂长,一个头发稀疏、面带愁容的中年男人,带着几个厂领导,在简陋的会议室接待了他们。相比上午那两个企业的代表,刘厂长的态度几乎是带着一种抓住救命稻草般的急切。

“罗总,不瞒您说,我们厂……快撑不下去了。”刘厂长苦笑,“环保罚款年年交,设备更新没钱搞,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市里下了最后通牒,再不彻底整改,明年就得关停。这几千号工人和他们的家庭……唉!”

罗刹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抛出方案。他能感受到对方话语中的绝望与沉重。这不是一桩简单的生意,还牵扯着沉重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