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抗日英雄(1 / 2)

【一九八零年的东北风,吹散了曲桂娥心里头的那点忐忑。她带着后老伴王庆荣回老家探亲,此时的她改头换面,完全一副城里人打扮,老家邻里乡亲们的目光像针一样扎过来,都说她改嫁这步棋走对了。】

高殿玉想到自己的三弟高殿强也在沈阳,以为曾经的二弟媳妇曲桂娥在沈阳居住多年,没有去找小叔子高殿强,心里有些落寞。

后来得知曲桂娥和王庆荣不但去打听过,还亲自去找过,知道自己错怪曲桂娥,很是感动。

曲桂娥听说高殿强有可能住在乡下,第一反应就是去乡下找高殿强,她忘记此刻已经身在老家:“我们现在就去找吧?”

王庆荣被她逗乐了:“你这才刚回老家,屁股还没坐热乎呢,着急也不差这几天,你先别急,等我们回沈阳,再仔细打听打听。”

刘巧翠拉曲桂娥到炕头坐:“老二家的,快坐下,我们都多久没好好唠唠了,这次你在家多住些日子,强子那事不急,反正都过去那么久了。”

曲桂娥刚坐到炕上,就见院子里有人来了,是高吉梁。他跨进门槛,脚步没站稳就开口道:“娘,公社书记吴永正想让您给大家作报告,说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曲桂娥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作报告?我能讲啥啊?我可不去!”

高吉梁赶紧说道:“娘,吴书记说了,就讲讲您在城里的生活和经历,给大伙鼓鼓劲,本身你迈出这一步,就是追求个人幸福的勇敢表现,给大家带个好头。”

曲桂娥有些犹豫,她虽然在城里生活了一阵子,但真要上台作报告,心里还是没底。王庆荣在一旁鼓励道:“桂娥,这是好事啊,你就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说出来就行。”

刘巧翠也在旁边附和:“就是,老二家的,你就大胆去,给咱村人长长脸。”

曲桂娥摇了摇头:“让我上台讲怎么找老伴儿?我可不去丢人现眼,想当初我走的时候,不提了,反正我不去,吉梁,你就说我不同意,坚决不去。”

第二天,同样的事情,李守业又开始动员妻子高秀平:“秀平,有个好消息,可以让你名声大震。”

高秀平笑了:“有什么好消息?还名声大震呢,我可不要名声大震。要默默无闻。你忘了?人怕出名猪怕壮。”

李守业一本正经地说:“吴永正书记让我通知你,准备一个发言稿,到公社礼堂去做一个报告,主要内容是讲讲你支持自己的母亲改嫁的事情,这是破旧俗立新风,是……”

李守业还没说完,高秀平就打断他:“停停停!你说啥?做报告?去他的吴永正,想打我的主意,没门!我才不做什么报告呢。他爱得瑟,自己去得瑟吧。”

李守业其实也不同意妻子做报告,鞋穿在脚上,冷暖自知。自家的事情,有啥好宣传的?想当初,大家众口一词诋毁,现在却方向改变了,真是人嘴两张皮,想咋说咋说。

三个月后,当曲桂娥和王庆荣决定回沈阳的时候,高秀平决定一起前往。赶上学校放寒假,她把儿子李建设和李建国也带着。

建设建国兄弟二人第一次出远门,自然兴奋不已,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到了沈阳后,王庆荣先安排大儿子王长生带高秀平母子三人游览观光沈阳城。

二儿子王长兴却抢着开车接送,女儿王艳则给两个孩子买了新衣服和玩具,外加一大兜零食。

高秀平手里攥着儿子们的新衣服,喉咙里有些发紧,她别过脸去,对王庆荣轻声说:“王叔,让你们破费了,这些东西太贵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