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到山上之后,高秀玲干了一会就没劲了,坐在地头喘气,小榜也跟着坐下来磨蹭,高秀平催他干活:“小榜,你是我们雇的帮工,不许磨蹭!玲玲她小,身体也不好,你不能跟她一样。”
小榜不服气:“帮工怎么了?你想把我累死啊,还不让我休息吗?”
高秀平见他不讲理,就把玉米地从头到尾数了数,共五十二垄,分给小榜十五垄,剩下的她和妹妹负责。
小榜根本不理她那一套,拉着当时只有六岁的玲玲在地头玩,一直玩到天快黑了,高秀平招呼小榜:“你赶紧拔苗,要不然,今天的活就是我自己干的,你别想挣吃的。”
小榜咧着嘴笑:“我累了,你自己干吧,反正我拔一颗也是干了,你分的不算数。”
高秀平气得真想揍他,但是又一想,反正我自己能干完,到时候告诉娘他没干活,就不用给他工钱和吃的,这样想着,她干得更来劲。
小榜看高秀平自己干,悄悄地对着高秀玲的耳朵说着什么,边说边偷着乐。
高秀平赌气自己干,她生气了干活更快,本来她想喊妹妹一起干,可是考虑到妹妹身体不好,有些不忍心,算了吧,自己多干点。
她一口气干完,回家告诉曲桂娥:“娘,你今天不用给小榜工钱,他没干活。”
没想到小榜瞪着眼睛说瞎话:“我干了,都是我干的,你才干多点啊?”
曲桂娥问高秀玲:“玲玲,你说,这活到底是谁干的?”
高秀玲看了看小榜:“是哥哥干的。”
高秀平惊呆了,自己的妹妹居然帮着外人说话,她气得面红耳赤:“娘,你别听他们胡说,他们在地头玩,是我自己干的。”
小榜理直气壮:“你自己怎么可能干那么多,都是我干的。”
曲桂娥感觉那么多地,高秀平不可能一个人干完,她生气地说:“秀平,你不能撒谎,人家干活了就得给工钱。
说着她留小榜吃饭,高秀平见小榜要蹭吃蹭喝,把他拿到手里的饼子夺下来:“你都没干活,凭什么吃我们家饭,你赶紧滚蛋。”
曲桂娥见女儿耍赖,气得抄起面擀杖,“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人家干活了,你不让给工钱,还不让人吃饭,你这不是耍赖吗?”
说着,一擀面杖打在高秀平头上,高秀平被打蒙了,泪水模糊了双眼,也模糊了眼前的世界。
曲桂娥见女儿哭了,也没当回事,留小榜吃完饭,给了工钱,把他打发走了。
高秀平脑袋昏沉沉的,好几天都不愿意吃饭,恶心呕吐,面色蜡黄,后来才知道,那是轻微脑震荡。
几天后,她的头好些了,她咽不下这口气,她提了根棍子,找到小榜,趁他不注意,给了他一棍子。小榜自知理亏,没敢回手。
高秀平满肚子怨气,一棍子根本不解气,她拿着棍子朝小榜的头上脸上身上胡乱抽打,打得小榜哇哇大叫,抱着头连连求饶。
这事在屯子里传开,再也没有人敢欺负她。
曲桂娥知道自己冤枉女儿,后悔莫及,高秀玲胆战心惊:“姐,是哥哥让我说假话,要不然,她就要打我。”
高秀平气得吓唬妹妹:“你就不怕我打你吗?”
高秀玲说:“姐,我知道,你不能打我,顶多骂两句。”
曲桂娥气得给了高秀玲一巴掌:“你这死丫头,居然帮着外人一起害你姐,真是该打。”
曲桂娥沉浸在旧时光里不能自拔,心里满是愧疚。
高秀平眼眶泛红,握住母亲的手说:“娘,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我早就不生气了。那时候家里难,您也是没办法。现在咱们日子越过越好,那些事就都翻篇了。”
曲桂娥仍然心事重重:“为什么我最对不起的孩子,却是对家庭贡献最大的,而我最偏爱的孩子,却对我像仇敌一样。”
高秀平知道母亲想小妹高秀英了:“娘,英子她会想通的,你不用担心她,有佳玉在那照顾她呢。”
曲桂娥叹了口气:“她是我自己生的孩子,居然跟我成了仇家,还没有继子和养子亲近,哎!英子她怎么就这么狠心呢?”
高秀平想起小妹高秀英去牡丹江之前,住在嫂子家,跟自己的母亲断绝母女关系,感觉小妹真过分,母亲曲桂娥为这事不知掉了多少泪。她赶紧安慰母亲:“娘,英子她有病,是我们给惯坏的。”
她们母女二人聊着聊着,天色已晚,孩子们吵着要吃饭,高秀平急忙去抱柴火:“家宝,把弟弟妹妹带回家,别在外面跑了,饭马上就好,你们老实坐一会儿……”
话音未落,曲明宇骑着那辆叮当响的自行车冲进了院,车还没停稳,声音先到了:“小姑!大姐!我大姨她……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