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二百二十章 隐身(八)

第二百二十章 隐身(八)(2 / 2)

她又用颤抖的双手把行李箱的拉链拉上,然后把行李箱立起来,她想跟嫂子告别,话到嘴边咽回去,她怕说出去的话把嫂子的地雷线引爆。

她一步步倒退着挪到门口,又一只手摸索着门锁,另一只手提着拉杆箱,眼睛始终看着吴迪,屏气凝神,生怕惊动了炸雷。

啪嗒一声,门打开了,她最后看一眼嫂子吴迪,她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嫂子,我走了,你好好的,好好的……”

高秀英转身拖着拉杆箱,跨出门槛,防盗门在她身后咣当一声合上,同时关上的,还有吴迪的世界,那个关上心门的灵魂空间。

高秀英拖着拉杆箱走出楼梯,她靠在墙上,泪水止不住地流。

她怎么也没想到,曾经优雅温柔的嫂子会变成这样。阳光洒在身上,可她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她漫无目的地走着,脑海里全是嫂子癫狂的模样。

她望着远方,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犹豫再三,她决定先找个地方住下,再做打算。于是她拖着箱子,朝着附近的酒店走去。

在故乡的酒店住下来,她百感交集。曾经有多少次想回故乡看看的冲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成行。

如今,她的双脚实实在在踏在故乡的土地上,她的灵魂安然了吗?为什么还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呢?

故乡究竟是什么?她望着窗外故乡熟悉又陌生的街景,陷入了沉思。故乡于她而言,像是一本陈旧的相册,里面有温暖的回忆,也有如今残酷的现实。

曾经那些美好的过往,在嫂子癫狂的模样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她想起儿时和小伙伴们嬉笑玩耍,想起老房子里家人围坐吃饭的温馨场景,可如今,那些人和事都变了。她不知道是故乡变了,还是自己变了。

夜晚,楼区的灯光亮起,高秀英伫立在酒店的落地窗前,泪水又一次模糊了双眼。她知道,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就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但她也明白,无论故乡变成什么样,这里始终是她的根。她在努力搜寻自己的根。自己这边的亲人,有几个晚辈,她不想打扰。同辈的还有继兄刘佳玉,她喜欢佳玉哥,但是她不喜欢继嫂吴娟。

同样是自己的嫂子,吴娟和吴迪又是亲姐妹,不过,这两姐妹可真不一样啊,起码在高秀英看来,她们不是一路人。

高秀英刚到牡丹江的时候,是刘佳玉给她安排的宿舍,她和刘德好就在那个宿舍里结的婚,也是在那个宿舍里生了大儿子刘凯。

后来刘佳玉娶了吴迪的妹妹吴娟,开始的时候,他们两家相处融洽,高秀英曾经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在老家,嫂子吴迪对她最好,为她做长远规划,嫁给刘德好。来到牡丹江,继嫂子吴娟又可以跟她亲如姐妹,让她在异乡也可以有所依靠。

后来,在相处过程中,吴娟和高秀英有过摩擦,再后来,这种摩擦开始升级,导致最后,姑嫂不再来往,继兄妹之间的关系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九十年代下岗潮,刘佳玉携一家老小从牡丹江迁回老家。每次从牡丹江回老家,都想去看看佳玉哥,但是一想到继嫂子吴娟,每次都挪不动腿。

现在,她真的想去看看佳玉哥,她自己已经七十八岁了,佳玉正好八十岁,八十岁的人啊,见一面少一面。

可是她只是在想,她的眼前出现吴娟这道屏障,她迈不动腿。

婆家那边,倒是有几个同龄人还在,但是他们对高秀英有成见,刘德好在世的时候,挣钱多,一直在帮衬家里。

高秀英因抱怨过“挣钱多时帮衬家里,没钱了谁管我们”之类的风凉话,与婆家结下至今未解的仇怨。

她不想去主动化解,丈夫曾经给他的兄弟姐妹们很多支持,几乎每家每户都接受过他们的资助,那时候逢年过节,家里人满为患。可是丈夫去世后,他们集体消失了,真应了她说的话。

丈夫刘德好去世二十多年,当时两个孩子都还未成年。她曾经带着儿子回来认亲,希望孩子们能得到亲人的关爱和扶持,她甚至想过像刘佳玉一样,举家迁回老家。

可是,呈现在她眼前的冰天雪地比牡丹江的冬天还冷。那些当年接受过他们资助的亲人,一个个就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他们。

她知道,随着丈夫的光环散去,她和孩子在亲人间只剩下影子,甚至连影子都没了。

酒店房间里,高秀英机械地吞咽着路上买的包子,却感觉不到任何滋味,面皮像棉絮一样堵在胸口,只剩下馅料的过量味精带来的虚假咸鲜,久久不散。

不想打扰任何人,就让我在故乡的灯火阑姗中隐身吧,高秀英想了想,走出酒店,径直朝海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