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业一听急了:“刘婶,那可咋办?”
刘婶镇定道:“别慌,我生过好几个孩子,有经验,就在这儿生。”
刘叔也赶紧说:“守业,听你刘婶的,来不及去医院了。”
李守业虽然心急如焚,但也只能听从安排。刘婶临阵指挥:“我们先把她慢慢挪到炕上,别让她着凉了。”
众人齐动手,用门板将高秀平抬到炕上。
刘婶把炕头上的被褥推到里面去,找来洗干净的衣服垫在卷儿干净白布和烧酒拿来!”
刘车倌的通报惊醒了李守业一家人,孙玉良和李春丽母女随后赶来,李春丽害怕有危险,跑去找来了接生婆。
刘婶迅速安排刘车倌去烧热水,又让刘叔去找干净的布和剪刀。
接生婆及时赶到了,她紧张地检查了高秀平的下身,确认是羊水破了,且伴有产前出血。
她表情凝重地说:“摔得不轻,孩子等不及了,得快,孩子胎位有点不正,得使点劲调整调整。”
高秀平疼得几近昏厥,李守业在一旁紧紧握着她的手,眼里满是心疼与担忧。刘婶和接生婆配合着,一个稳住高秀平,一个小心翼翼地调整胎位。
刘车倌烧好热水后,快速端来,接生婆接过水开始做准备工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高秀平的叫声渐渐微弱,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接生婆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双手却稳如磐石,不断调整着胎位。终于,在一阵用力的推挤后,婴儿的啼哭声划破了紧张的空气。
“生了,是个小子!”接生婆欣喜地喊道。李守业激动得热泪盈眶:“太惊险了,谢谢……”
高秀平也露出了虚弱却欣慰的笑容。刘婶赶忙接过孩子,用干净的布包裹好,递给高秀平看。
孩子粉嫩的小脸,紧闭的双眼,让高秀平心里满是柔情。此时,阳光已经洒满了整个院子,仿佛在为新生命的诞生而欢呼。
大家悬着的心也都落了地,刘车倌看着这温馨的一幕,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刘婶笑着说:“这孩子来得突然,不过顺顺当当就好。”
按照东北习俗,新生儿需踩生。也就是第一外人进入产房并探望产妇和婴儿,其性格命运会象征性地影响孩子。
刘车倌因是危急时刻的帮手,且未婚,本不合适,但孙玉良认为刘车倌心善,手艺好,行走四方,见多识广,是吉兆,让刘车倌当踩生人比他父母合适。
刘车倌受宠若惊,特意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还特意捧着刘婶给准备的一小块红布,寓意是孩子红红火火,还有一把小木枪,那是他小时候父亲给他做的,作为男孩子勇敢的象征性礼物。
大家看着新生命,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件让高秀平心心念念的衣服,在新生命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几次提起都被慌乱打断。
当一切归于平静,那件衣服重新被提起,刘车倌今天要去办事,要去相亲,他的衣服呢?他还没来得及看呢?他不知道那件衣服已经被改写了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