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未知何处是彼岸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驴崽

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驴崽(2 / 2)

高殿玉不让她说不吉利的话:“这彩礼都给了,咋能不成?你别胡咧咧。赶紧做饭吧。”

吴迪若有所思“听吉梁说,这一次差不多,两个人彼此都挺满意。”

刘巧翠掀开锅盖,雾腾腾的蒸汽里藏着她七八个没有说出口的坏主意。

高秀平拿着彩礼钱带李守业出去的时候,一屋子大人莫名其妙,但是谁也没提这个话茬。

李文昌不愧是领导干部,善于打破僵局:“看样子这两孩子都没意见,我们大人之间有啥想法都说说看,有话说在当面。”

曲万生接过话茬:“秀平这孩子个性强,我们家比较特殊,秀平在家里一直我行我素,去你们家恐怕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

曲桂娥补充说:“这孩子从小就挣钱养家,大事小事都是她说着算,有条件的话,最好让他们结婚后单过,避免产生矛盾。”

李德昌有些为难:“家里条件有限,单过需要有房子,这房子可是大事。”

李文昌轻松应对:“这有啥难,不是有厢房吗?好多人家的正房也不如我们家的厢房呢。”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文昌浑身仍然带着酒气,但是这酒气有一半是打碎的酒瓶里散发出来的。

这个书记很有特点,他几乎所有决策都是在酒疯中决定的,法律没有规定醉酒说话不用承担责任。

所以他说话超级有分量,说重了没人生气:“哎!喝大了,别跟他计较。”

如果说错了,就干脆不承认:“我说过吗?哎!那天喝酒不记得了,不作数哈!”

高秀平看着眼前的李书记,他说话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是鼻孔里的酒气喷出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水分大,不能当真。

她很难把这样的书记和她的恋人李守业联系在一起。可他们偏偏就是一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

高秀平不想跟他争辩,有啥好辩论的,你说你家牛棚比我们家正房好也行,书记家房子就是高人一等吧。

李文昌他们家现在住着祖上传下来的五间大瓦房。房子高大宽敞,地基比周围邻居的平房高出一米多,瓦房的外观看上去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

五间正房一字排开,中间是宽敞的公用厨房,左右各两间住屋。东面住着老大李德昌一家五口,西面则是老五李文昌带着六个孩子。

院子里左右两边各有三间厢房,厢房里收拾亮亮堂堂,各自住着几个大孩子。院子中央铺着青石板,角落里还摆着两口水缸,缸里养着几尾红鲤鱼。

这样的房子在龙口村下龙口屯数一数二,这样的大户人家也很少见。

只是,李家表面上住在一起,实际上早已经分灶吃饭。

自从李文昌当上大队书记,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常会有人送来鱼肉蛋啥的。开始的时候,孙桂英以自己身体不好需要补养的名义,把好吃的留下来。

吃饭的时候,孙桂英说自己胃口不好,吃不了大锅饭,不上桌一起吃。等过了饭点,大人孩子都吃饱了,她开始做小灶,喜欢谁就分给谁吃,久而久之,家里人都开始讨好她。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期,到饭点的时候,吃饭的人越来越少,谁都不想吃大锅饭,都想等着吃小灶。到最后,因为小灶的事情大打出手。

没办法,李文昌借着酒气,宣布分灶吃饭,从此一家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吃不同锅里的饭菜。

做饭的时候,她们尽量错开时间,不然会拥挤不堪,而且有些不方便。不过,经常有时候会碰到一起,也挺热闹,有书记大人维系关系呢。

李书记很享受这种生活,他称这样的家庭是求大同存小异。

暂且放下李家不谈,继续说高秀平和李守业相亲的事情。

刘巧翠在家里把饭忙活差不多了,亲自去喊人吃饭,她想瞅准机会挑拨一下,把这门亲事搅黄,那样她的侄子就能顺理成章娶高秀平,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进院门就听她嚷嚷:“听说李家是当官的,我们小门小户真是受宠若惊啊。”

曲桂娥迎出去,把刘巧翠引进屋子:“这是我们自家大嫂,今天她在家里为你们准备简单的饭菜,待会儿我们过去吃点家常便饭。”

李文昌首先表示感谢:“有劳高家嫂子,感谢感谢。”

李守业有些拘谨:“大娘,让您受累了。要不然,我和秀平也过去帮忙吧?”

李守业说完,回过头看向高秀平。

高秀平立马会意,两人一起出门向刘巧翠家走去。

曲桂娥又向刘巧翠一一介绍:“这是李家大哥,这是他老兄弟。”

刘巧翠挨个问候之后,眼珠子一转,开始敲边鼓:“李家兄弟,我们家秀平可是厉害的丫头,自小被当男孩子养,脾气倔着呢。”

李德昌看出这家嫂子嘴皮子厉害,便安抚两句:“高家嫂子,我们家守业性格开朗,凡事想得开,你就放心吧。”

刘巧翠见这条不行,再来,不信找不到一条理由:“可惜我们家秀平读书少,怕是嫁过去被你们小看。”

李文昌没想到这家嫂子倒是有自知之明,想到他心里去了,可是眼下的情况不容许他做决定,只能敷衍了事:“这个问题,孩子们自己决定,我们当家长的,也不好说啥。”

刘巧翠一听这话,有门,这不是明摆着大人不同意,又没办法拒绝孩子吗?

她看了看曲桂娥:“她二婶,正好两个孩子没在跟前,我觉得这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草率决定,这两孩子,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不该勉强往一块凑合。”

她话一出口,屋子里的气氛就僵住了,李德昌没见过这种阵势,这是明着挑拨离间啊,神操作,她究竟在帮谁说话呢?。

曲桂娥有些沉不住气:“她大娘,孩子们的事有他们自己做主吧,现在都啥年月,自由恋爱,我们管不了那么多。”

刘巧翠及时反驳:“可不能由着孩子自己说着算,他们懂啥?”

曲万生看不下去:“她大娘,你这是要干嘛?难不成你想让秀平也找个放牛的?”

李文昌摸不清刘巧翠的心思,感觉挺有意思的一家人,到底唱的哪一出?他此时的酒劲早过了,脑袋异常清醒:“高家嫂子,我也觉得两个孩子经历不同,有些担心。

“但是,我大侄子有主见,认死理,他看准的人,别人说啥都没用。”

刘巧翠心想,这两个孩子都一样?我还就不信了,等着瞧吧,看我的嘴皮子功夫。

“李书记,我是听明白了,感情我们家高攀了,原来你们大人不同意,只是孩子们自己一意孤行。”

曲桂娥听这话怎么这么别扭啊,刚想反驳,曲万生使了个眼色,她就没说话。

一直没插话的李德昌表态:“高家嫂子,不是这样的,我们尊重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家守业有他自己的判断,我相信他的眼光。这婚事双方已成定局。”

曲万生接过话茬:“对对,已成定局,订婚宴可以开始了吧?她大娘,你不会是怕我们吃你家饭,想把事搅黄吧?”

众人哈哈大笑,刘巧翠的话像淬了毒的缝衣针,一针一针往喜事上绣黑花,最终被一阵阵笑声淹没。

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哪里哪里,酒席已备好,大家赶紧过去入座吧。”

刘巧翠领着众人往自家走去,心想,这顿饭不能白吃,我得想办法把他们拆开。

她在自己浅薄的外表下挖掘内心的万丈深渊,岂不知高秀平早已不吃她那一套。